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外媒看黄南

好日子跟着黄河往前奔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0-11-02    

image.png

刘贵明带领城上村村民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及加工产业。

image.png

如今的城上村大变样,村子变美了,村民变富了。

image.png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小小核桃变成城上村村民家的“致富果”。本报记者 黄灵燕 摄

image.png

在工作组的帮扶下,何生录家盖起了新房,开办了超市,如今的日子像花儿一样美。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康杨镇西南部,有个城上村。作为全镇惟一一个回汉混居的村落,这里民风淳朴,村民勤劳、善良。

2015年10月,国网供电公司尖扎县供电公司成为城上村联点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刘贵明走马上任。其实,对于刘贵明这个“老电力”来说,城上村并不陌生,刚参加工作那几年,他就在这里挨家挨户抄表、收费。

“以前我天天跟群众打交道,认识不少村民。驻村后,走村入户时有些老人还记得我,感觉很亲切。”这份熟悉的背后隐含着发展的短板,除了村委会这栋楼和进村的硬化路,村里几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

村民思想保守,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正如刘贵明所了解的这样,精准扶贫开始后,这个114户468人小村子被确定为重点贫困村,全村29户90人被列为贫困户。

“扶贫扶贫,这回能成吗?”

守着黄河没水喝。很难想象,这么矛盾的场景曾在城上村上演。受制于此,这个人均0.87公顷耕地的农业村并没有发挥出自身的产业优势。

“家家户户都在喝窖水,吃水都困难,还谈什么发展?”眼看土里“刨”不出好收成,不少有能力的群众投亲靠友外出经商、务工。留下来的村民收入来源单一。就拿29户贫困户来说,建档立卡之初平均收入1650元。

2016年,即将通水的喜讯传遍了城上村,一直在谋划出路的刘贵明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城上村的核桃个大皮薄,软梨香酥爽口,瓜果产业是其优势之一;村里有历史悠久的元代古城墙遗址,还有青海民间社火、民间小调等,这是其优势之二;城上村距离镇中心约1.5公里,交通便捷是其优势之三。”

依靠优势谋发展。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刘贵明和村两委、村民代表反复商量,最终决定将果蔬种植和旅游开发作为城上村致富产业。

“村里有8公顷的荒地。之前种过小麦、油菜等作物,但由于水电等问题,慢慢就撂荒了。当时我想,既然水的问题解决了,那还是应该从老本行抓起,建60栋温室大棚,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及加工产业,改变以往单一的农作物种植模式。”荒地变温棚。经过沟通,刘贵明从县里争取到500多万元的项目,又联系“娘家”国网尖扎电力公司拿出115万多元用于电力线路铺设。2016年3月,温棚正式开工建设。

在温棚施工如火如荼之时,刘贵明一鼓作气,按下了城上村发展的“快进键”:通过招商引资办起了木材加工厂;建成文化活动广场;实现农电网改造、电信网络入户、电热炕全覆盖……

村民海力买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15年前,她从寺门村嫁到这里。由于婆家家境贫寒,结婚不到两个星期,她就和丈夫马乙吉热沙外出打工。有些积蓄后,他们自己开起了拉面馆,日子这才一天天好起来。

“以前都在外地,每年回来的次数不多,村子似乎没什么变化。现在道路宽了、路灯亮了,文化广场、休闲广场上体育健身设施齐全。网络全覆盖,家里还装上了电热炕。环境好得很!”

群众中流传的几句“花儿”将城上村的巨大变化诠释得淋漓尽致:过去的城上村脏乱差,杂草把腿淹掉给里;如今的城上村大变了样,环境哈整治得漂亮。

“好日子有奔头了”

辣椒、西红柿、豆角、西瓜……温棚成功播种之后,刘贵明打起了“农业+”的主意,从省里找来了农商界的专家,通过实地调研和分析论证,引进资金,在村里试验种植了2.67公顷油葵,又治理了2.8公里的沟渠,种植6.67公顷花海,铺设景观栈道、花海漫步小道,并开发了“青年林”土窑烧烤区,引导10户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按照之前的规划,打出了“城之上花千谷”旅游发展品牌。

温棚丰收之时,刘贵明在村里举行了乡村旅游启动大会。一边动员亲朋好友过来捧场,一边通过旅行社带来了10个旅行团。大棚采摘、自助烧烤,还有花海等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城上村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走进蔬菜大棚,一株株绿油油的辣椒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些辣椒种了20多天了,其它棚里还有草莓、上海青等。收获后拉到县城、西宁,供不应求。”一旁忙着浇水的李存德原本是村上的贫困户。媳妇韩林梅因为腰椎受伤干活不便,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几年前,一家4口的生活全靠种地。温棚建设完成后,他开始到棚里打工。打药、浇水……每小时能有10元的工资。大儿子毕业后,依靠创业贷款,在县城开了家五金店,每个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一传十,十传百。如今,一炮而红的城上村逐步成为当地乡村旅游的最佳目的地之一。每周接待游客约600人次,逢“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每天就有上百名游客慕名而来。

看到黄尕录、韩银花老两口时,俩人正张罗着做晚饭。年近七旬的他们尝到了村里产业发展的甜头。平日里只要有空,韩银花就去温棚里摘菜、锄草,每个月能有几百元的收入。此外,村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家里的核桃树上结出了“致富果”,原本需要自寻销路的核桃、核桃油成了“香饽饽”。

“女儿出嫁后,我俩的生活都指望那几亩地。原来的老房子住了30多年,愣是没钱翻新,后来还是靠政府危房改造项目盖起这几间新房。现在村里发展得好,我们都跟着沾光,在自家门口就可以挣钱,不用给女儿增加负担。”一笔笔进账算下来,2019年两位老人收入2万多元,跟往年相比,翻了好几番。

“老了老了,倒觉得这日子更有奔头了!”黄尕录话音未落,笑容就从布满皱纹的脸上洋溢开去。

“我们的‘第一书记’不能换”

“我们城上村两委班子和广大村民恳求上级:为了我们城上村今后的发展,我们的联点单位不能换,我们的‘第一书记’刘贵明不能换,这是我们城上村全体村民共同的心声。”

经过几年发展,2017年底,城上村实现整体脱贫。2018年3月,村两委和全体村民联名县委县政府,希望能在州县扶贫工作队统一调配中留下“第一书记”刘贵明。

村民何生录右手残疾,外出务工对他来说是件难事。随着村上产业的发展,他有了在家门口务工的机会。稳定的收入换来脱贫摘帽的好日子。提起刘书记,他有一肚子的话想说。

“刘书记刚来时我们心里都没底,但眼看着路修好了,广场建起来了,温棚、花海都打造出来了,我们对他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他非常实在,很关心我们老百姓,我们非常信任他,所以我在联名信上按了手印。”

“村民联名写信,我哪好意思走?参加工作几十年,虽说不像村干部那样天天跟村民打交道,但我有信心做好群众工作。”时隔两年,再次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刘贵明依旧难掩激动。“你看,只要我把一件件实事办好,大家就会认可我。这封信就说明我为群众付出了,群众也没忘记我。”

在他的努力下,温棚种植三年来,全村分红12万余元;15户贫困户从木材加工厂连续四年分红11.28万元;城之上花千骨项目游客接待中心、婚纱摄影基地、停车场相继建设完工。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6500元。除了产业越办越好,城上村还在全州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洁净美”专项行动中评为洁净村庄,获得州级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等荣誉。正如村民何生录说得那样,如今的城上村“四季里都有看头,一年里有盼头,富路上有干头”。

谈起今后发展的路子,刘贵明心里早有打算。

“要把城上村打造成集休闲、娱乐为主的现代化新农村,按照一年脱贫、两年巩固、三年提高的目标,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