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10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民政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青海养老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目前,《青海省“十五五”养老服务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已启动,该规划被省委、省政府纳入省级重点专项规划,成为青海省积极应对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十四五”期间,青海养老服务实现“从有到优”的跨越式发展,为“十五五”奠基铺路。政策层面,省级制发16项政策措施,构建起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制度框架;资源投入方面,累计争取省级财政5.66亿元,支持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投入12.7亿元新建、改扩建县级公办养老机构8个、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61个,让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实现全覆盖。
养老服务方面,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60%,新建、改(扩)建村级互助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476个,10299户家庭完成适老化改造,4103张家庭养老床位让“养老不离家”成为现实;医养结合方面,60%的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68.08%;队伍建设方面,年均培训养老护理员2500余人次,院长及护理员的岗前消防安全培训率达100%。
青海省民政厅工作人员介绍,“十五五”养老服务规划编制将聚焦失能老人、低收入老人等重点群体,让规划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老年人。同时,激发社会力量活力,培育“银发经济”新动能,坚持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构建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网络,补齐农村牧区养老短板,缩小城乡服务差距。坚持医养康养融合,依托高原医疗资源与生态优势,打造“医养+康养”特色模式,健全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推进智慧养老平台建设、养老人才队伍培优,以创新破解“护理员短缺”“监管滞后”等难题,让老年人的幸福生活圈不断壮大。


青公网安备 632321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