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菜薹、豆苗、荷兰豆、甘蓝……这些带着西宁“冷凉基因”的宝贝如何一路送到大湾区?
答案就在今天:一场“青海西宁冷凉蔬菜”的探索之旅即将开启!
9月16日12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频道(CCTV17)播出特别节目《冷凉蔬菜 高原绿金》,带领大家走近大湾区的餐桌,共同领略西宁冷凉蔬菜的优势与魅力,解锁其“脆、甜、鲜”背后的黄金密码。
青海西宁,这片被高海拔与冷凉气候眷顾的土地,正以“中国气候好产品”“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生产基地的底气,将“冷资源”淬炼成“热经济”!这里以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等特性孕育出了蔬菜的“高原基因”——口感鲜嫩、品质上乘,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每一口都饱含自然的馈赠。
当内地的蔬菜因高温淡季“退场”时,西宁冷凉蔬菜正以“错季不反季”的优势稳稳走上全国餐桌。翠绿的西蓝花、水灵的娃娃菜,还有脆嫩的菜心和紫甘蓝,都是大湾区消费者菜篮子的“常客”。每年6月至9月,30余个品种的冷凉蔬菜搭乘全程冷链物流,35小时直抵大湾区餐桌。通过标准化种植与品牌化营销,西宁冷凉蔬菜已占据大湾区市场六成份额,一个种植季可带动农户增收超4000元。
从田间到舌尖,从高原到全国各地,冷链锁住的不只是新鲜,更是一份“自然馈赠”的承诺:空气质量优良率常年超90%,水质优良率100%。优越的自然环境、有效合理的农业设施和农艺措施,让每一株蔬菜都成为“绿色安全”的代名词。
在节目中,镜头深入西宁蔬菜科技园,揭秘科技如何为产业护航。防雹网如金色盾牌抵御冰雹,智能监测系统精准预警灾害,还有膜下滴灌与水肥一体化等技术让每一滴水都“物尽其用”。节目还呈现了一场“高原蔬菜品鉴会”:生菜咬下时“咔嚓”脆响,甘蓝断面透亮如水晶,红菜薹紫红鲜嫩令人垂涎……这些带着高原阳光的蔬菜,正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姿态,征服大湾区消费者的味蕾。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高原绿金”到“全国餐桌”,西宁冷凉蔬菜的崛起之路,是自然禀赋与科技智慧的交响,更是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共赢。今天,让我们共同见证一株蔬菜如何撬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产业,这片高原如何孕育绿色发展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