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高原古城清晨微凉,满载豆苗、茼蒿、小香葱等西宁冷凉蔬菜的冷链车早已启程,驶向上海、广州、郑州、西安等地;
采摘、分拣、包装,一筐筐湟中菜薹全程冷链锁鲜,登上香港人的餐桌;
颜色鲜亮、口感脆香的辣椒,薄皮多汁、酸甜可口的西红柿踏上国际旅程,俘获了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的心……
从高原到沿海,从“深居”内陆到阔步海外,西宁冷凉蔬菜何以圈粉全球?
其原因,不难发现,西宁将高原独有的自然馈赠化作冷凉蔬菜生长的温床,是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产自这里的冷凉蔬菜从诞生起便自带“绿色有机”的名片,凭借水分充足、口感好、蛋白质含量高等独特优势,成为国内外市场中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靠品质突围,西宁菜挺进胖东来
大通景阳汇丰蔬菜基地的智能连栋温室内,串番茄正迎来丰收季,红润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忙着采收、装箱……
“别小瞧了这串番茄,它可是成功通过了胖东来的严苛品控,符合其选品标准呢,那些都是准备发往胖东来超市的。”基地负责人指着一旁码放整齐的包装盒,骄傲地说道。
千里之外的胖东来超市,许昌市民胡元琳直奔果蔬区,熟练地拿起串番茄,对同伴说:“这西宁番茄跟别的地方的就是不一样,皮薄肉厚,一口下去脆甜爆汁,好吃极了!”
西宁冷凉蔬菜之所以能在国内市场脱颖而出,与其卓越的品质密不可分。
“与一般蔬菜相比,西宁冷凉蔬菜生长在温度处于17℃至25℃之间、湿度适中的环境中,光照充足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养分积累和口感提升。”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冷凉气候和较为干燥的环境,西宁冷凉蔬菜病虫害发生频率较低、程度较轻,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量更少,是绿色有机的具体实践。
凭借品质好、卖相优、口感香甜,西宁冷凉蔬菜不仅颇受青海人的青睐,还叩开了国内多地市场的大门。西宁在全省首推供港蔬菜基地认定工作,向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供应蔬菜21万余吨。今年上半年,西宁蔬菜产量9.89万吨,同比增长1.9万吨;输出7.66万吨,同比增长0.46万吨。
错季抢鲜,他们纷纷点赞西宁菜
走进湟中区的田间地头,露地的一畦畦蒜苗、大葱、菜薹长势喜人;拱棚内,辣椒、茼蒿、西红柿鲜嫩可口……
当全国大部分地区被高温的“热浪”席卷时,西宁冷凉蔬菜却迎来了生长的黄金季节。
独特的气候条件赋予西宁错季生产的优势:夏季其他地区气温过高,不利于冷凉蔬菜生长,而此时的西宁冷凉蔬菜正值采收旺季,刚好能够填补市场空白。一批批质优味美的冷凉蔬菜销往全国各地,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夏季一直是鲜食草莓的空窗期,尽管目前有的省份已有夏季草莓种植,但口感偏酸,不适合鲜食,因此极少进入水果零售市场。“西宁基地的夏季草莓成熟,各采购商和渠道负责人品尝后均赞不绝口。”位于湟中区的南京金色庄园夏季草莓西宁基地负责人吴英强说。西宁基地夏季草莓每天上市约400斤,通过冷链物流发往南京、深圳等地,进驻一些高端商超,填补了夏季高品质鲜食草莓的空缺,让消费者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香甜的鲜食草莓。
“采摘豆苗要选最嫩的部分,按照‘一心两叶’的标准采摘,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表皮……”今年夏季,青海大通森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显付穿梭于菜田间,叮嘱村民干活要仔细,确保高原冷凉蔬菜的品质。
王显付告诉记者,“夏季外地普遍高温,市场上几乎没有豌豆苗,而西宁气候冷凉,正是种植豌豆苗的好时候。今年种了120亩豌豆苗,亩产500斤左右,市场价格一斤达20元左右,每日发货500斤,从5月下旬开始采收,一直持续到7月底。”
“西宁冷凉气候,孕育出豌豆苗独特的清甜口感与丰富营养——具有蛋白质、维生素C、叶酸、钙、铁等丰富的营养素,更富含多酚类抗氧化物质,我们颇为喜欢。”在上海,居民黄颖一边品尝着西宁豌豆苗,一边点赞道。
深圳市鸿福农产品有限公司每天从全国各地收购蔬菜50吨,其中,来自青海的高原冷凉蔬菜有近10吨,主要销往香港、澳门,以及深圳周边市场。深圳市鸿福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杜荣贵说,公司的同事经常在全国各地收购蔬菜,大家发现西宁夏季的蔬菜口感好、品相佳,反季节优势明显。
“西宁冷凉蔬菜是蔬菜中的‘爱马仕’!”中央电视台记者曾在采访中这样称赞道。
出山达海,西宁菜迎来高光时刻
“以前种菜全看天,现在咱们有保鲜‘法宝’!”湟中区拦隆口镇班仲营村党支部书记张元成掰着手指头数:“这里相当于一个小型的集散中心。从收菜、打包、预冷到装箱、发出,一系列工序都能在此完成。从这里发出的各类蔬菜,90%将远销辽宁、上海、江苏等十余个省市,10%销往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及甘肃周边。”
“今年我们和湟中龙财种养殖合作社签订了300亩的苦菊订单,当日采摘的新鲜蔬菜通过全程冷藏运输到深圳,再经过转运销往香港市场,50个小时后,高原上的冷凉蔬菜就能端上香港市民的餐桌。”杜荣贵说。
“今年8月,韩国客商通过山东企业牵线,在保证大葱农残合格的前提下,和我们签订了日供3.6万斤的订单,每斤的价格能达1.1元!”湟中旺英益仓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生仓说。从自己去找市场、找渠道,到如今收购商慕名而来,如今,湟中区共和镇的大葱正逐步打响品牌,赢得市场。
近年来,西宁市委、市政府聚焦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中心城市定位,出台《西宁市高原冷凉蔬菜单品中心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等,落实资金实施多个重点项目,为促进高原冷凉蔬菜产业长远发展指明方向。
引进6大类139个蔬菜品种,建成32个集约化蔬菜育苗基地,培育6000万株优质种苗,满足本地及周边16.8万亩蔬菜生产需求。推进冷链物流及配套设施建设,构建全环节冷链网络。
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个产业项目,改造提升旧温室、新建拱棚,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坚持科技赋能,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建立研发平台,实施多个科技项目,优化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30余项;制定技术标准50余项,为蔬菜产业高品质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冷凉,成为刻进西宁基因的生态密码,不仅是错季生产的天然时区,更是铸就“国家冷凉蔬菜黄金种植区”的荣誉勋章。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从“地理标签”到“产业引擎”,从“零星种植”到“产业集群”,如今,西宁的冷凉蔬菜产业正不断迎来高光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