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以前办证得跑好几趟,现在材料齐全当天就能拿证,这效率真是太高了!”近日,牧民达哇拿到崭新的不动产权证,难掩心中的喜悦。这是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开展“开门教育”以来,民生福祉持续升温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河南县始终锚定“听民意、察实情、解民忧”,通过织密监督网络、聚焦民生痛点、转变工作作风、完善长效机制,让“开门教育”成为连接干群的“连心桥”,绘就出一幅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民生新画卷。
“小区门口的井盖松动好几天了,能不能尽快处理?”不久前,社会监督员在走访时收到群众反映,不到24小时,相关部门便完成了井盖更换。“学校门口加装了信号灯,还有护学岗,孩子上下学我们放心多了!”说起校门口的变化,河南县中学家长赞不绝口。针对学校周边交通拥堵问题,县教育局联合交警部门迅速行动,增设信号灯2组、护学岗5个,用实干回应群众关切。
河南县从20个领域选聘40名社会监督员,在重点部位设立10个观测点,形成“专业监督+群众参与”的立体化监督网,整合监督员走访、观测点监测、线上举报等渠道累计收集民生线索87条。对收集到的线索分类建账,明确责任单位、办理时限和验收标准,形成“受理—分流—办理—反馈”全流程机制,确保民生问题“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针对102户居民“办证难”,推出“送证上门”破解积弊;紧盯供暖民生线,6次专项检查解决70余项问题、抢修管网120余处,让暖流入户;治理城市出行堵点,新增237个公共车位、建成183个车位智慧停车场,畅通民生路径;政务服务加速升级,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办结140宗,拉动抵押贷款超2700万元,“材料齐、当天办”打通便民利企“最后一公里”,用精准施策让群众共享发展红利。
从办事窗口的高效服务到街头巷尾的环境改善,从群众脸上的笑容到干部脚下的泥土,河南县处处彰显着民生温度,一幅“干群同心、共建共享”的幸福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