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青海韩信狂揽11冠,百米跑进11秒15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5-08-17     作者:金华山

黄南新闻网讯“刚好一年,韩信拿了11个冠军!”8月16日,记者联系到撒拉族少年韩信的父亲韩奴亥时,电话那头的他难掩喜悦,话语里满是对儿子的骄傲。就在不久前,这位来自青海循化的13岁少年,在世界学校体育联合会(WSE)田径公开赛(澳门站)的赛场上,创造了短短8小时内连夺男子100米、60米、200米三项金牌的亮眼成绩,更一举打破100米和60米两项赛事纪录,再次让全国媒体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个来自青海的少年身上。

韩信的短跑天赋,早已在赛场上显露无遗。去年这个时候,韩信就已经被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整整一年,在这个少年身上又发生了什么?

韩奴亥特意保存的一份获奖证书上清晰记录着,在2025年罗湖区中小学生田径精英赛中,韩信的百米成绩达到了11.15秒——这一成绩,甚至比他此次在澳门站打破纪录的表现更为出色。对于13岁的少年而言,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我省短跑专家给出了专业解读:“这个成绩肯定超越了同龄阶段的明星选手,只要继续坚持科学训练,未来必定能交出更惊艳的答卷。”

在百米赛中,13岁的孩子跑到11.15秒又是什么样的存在?

翻开可查的运动数据,普通13岁男孩的百米平均成绩约在14秒至15秒之间,即便经常参与运动的青少年,多数也只能徘徊在12.5秒至13.5秒的区间。而韩信11.15秒的成绩,不仅大幅甩开同龄人的平均水平,更已超越多数成年男性业余田径爱好者的顶尖水准——要知道,成人业余男性百米精英的成绩通常在11.5秒至12秒,韩信的表现甚至接近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入门标准。这样的天赋,让不少人对他的未来充满期待。

成绩的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坚持与付出。

如今韩信已升入初中,随着学业科目增加,学习压力也随之增大,但他从未放松过训练。“每天放学之后,都要雷打不动进行两个小时的训练。”韩奴亥说,也正因如此,原本计划在这次假期回家看望爷爷奶奶的安排,也因为受邀参加澳门站的比赛而不得不推迟到寒假。一边是热爱的短跑事业,一边是对家人的牵挂,这个13岁的少年,在追梦路上默默平衡着两者。

在很多人眼中,韩信的出色表现似乎与“青海牦牛肉”有着不解之缘。

“每次儿子拿了冠军,总有人说这和他常吃牦牛肉有关。”韩奴亥笑着说,为了让儿子能吃到家乡的味道,也为了保证营养供给,他每周都会从青海空运上百斤牦牛肉到儿子身边。如今,“三两牦牛肉+一碗青海牛肉面”已成为韩信雷打不动的早餐搭配,而这个充满青海特色的食谱,也得到了韩信教练的认可,成为他日常训练与学习的能量保障。

除了在赛场上大放异彩,韩信在学业上的表现同样让人惊喜。

韩奴亥坦言,这离不开妻子的悉心教导。“孩子妈妈是大学生,从韩信上小学起,就每天辅导他功课。”在母亲的帮助下,韩信小学阶段的成绩始终稳定在班级前三名。升入初中后,尽管训练占用了不少时间,学习科目也有所增加,但他的成绩依然能保持在班级前十,这样的“文武双全”,让韩奴亥十分满意。

鲜少有人知道,这位在赛场上光芒万丈的少年,背后有着浓厚的青海情结。

韩奴亥一家虽在外拼搏多年,但至今户口仍留在青海省循化县。“我的父亲在当地当了几十年村支书,家乡青海这些年也一直很关心我们这些在外的‘拉面人’,这份情我们不能忘。”韩奴亥说,他希望儿子永远记得自己的根在青海,永远为家乡的土地、家乡的人以及家乡的美景感到骄傲。

这份家乡情,也融入了日常生活的细节里。

此次带韩信去澳门参赛,韩奴亥特意带上了几斤青海牦牛肉,“想让孩子在外地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心里踏实。”除了照顾儿子和经营自己的拉面馆,韩奴亥还一直尽力帮助其他在异乡打拼的家乡人创业、致富,用自己的方式回馈着这份来自家乡的温暖。

聚光灯下的韩信,有着与年龄不符的沉稳,而褪去光环后,他也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中生。

如今,每天骑车六公里往返学校,是韩信雷打不动的日常。清晨,他迎着朝阳出发,车轮碾过街道的声响,是少年追梦路上最朴实的节拍;傍晚,他披着晚霞归来,余晖洒在他的身影上,也照亮了那条从青海延伸向未来的星光大道。这个从青海循化走出的少年,正带着家乡的期待与自己的热爱,在短跑赛道上不断冲刺,奔向更远的远方。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