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6月19日,在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医疗援青十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江苏省医疗援青领队陈显就江苏对口支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及东西部协作工作情况作专项介绍。自2010年对口支援海南州、2016年帮扶青海省以来,江苏省坚持“青海所需、江苏所能”原则,聚焦短板精准发力,通过资金、人才、服务多维支持,显著提升受援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和群众健康获得感。
江苏始终将医疗支援协作置于高位推动。苏青两省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2023年青海党政代表团赴江苏考察,双方签署深化支援协作框架协议,明确加强医疗等领域合作;2023年至2024年两省党政代表团多次互访,持续深化协作共识。2023年起,江苏将东西部协作资金的10%以上投入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和基础医疗体系建设,全力提升青海医疗服务能力。江苏经验先后在2023年国家“组团式”医疗支援推进会、2024年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援青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分享。
2010年以来,江苏累计投入支援资金7.8亿元,实施海南州藏医院改扩建等重点项目37项,新建或改扩建标准化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614所。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州、县、乡、村四级远程医疗网络,大幅提升基层医疗服务可及性。
江苏累计选派援青医疗干部人才656人,通过“师徒结对”培养200余名科室接班人,带动青海医务人员申报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9项,发表论文21篇,获专利4项,推广新技术300余项。举办学术讲座超1000场,培训本地医务人员1.6万人次。目前受援地区卫生人员总量达5160人,较“十三五”末增长42.6%;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增至11.47人,执业(助理)医师达3.86人,中高级职称人数显著增长。
江苏实施四大工程:一是卫生援建工程,助力建成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20个;二是管理提升工程,实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结对全覆盖,推动海南州人民医院“五大中心”通过国家级认证、共和县中医院成为青海首家国家胸痛中心认证中藏医院、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获评三级综合医院、西宁市中医院门诊量持续攀升;三是“组团式”帮扶工程,江苏省人民医院牵头6家三甲医院支援海南州人民医院,南京、无锡创新模式帮扶西宁及海东医院;四是援青品牌工程,“心佑工程”惠及全省390名先心病患儿,“光明行”助2140名患者复明,“灭包行动”救治43名包虫病患者,脊柱侧弯救治、“甲乳两癌”筛查等专项行动累计救助近400名患者。此外,组织“江苏专家青海行”150批1100余人次,援青医疗队累计诊疗患者超17万人次,开展疑难手术5000余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