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6月19日,在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医疗援青十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天津市医疗援青领队陈为波介绍了对口支援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医疗工作的系统性成果。
十五年来,天津累计投入约7426万元支援黄南州医院医技综合楼、州藏医院药浴楼、尖扎县藏医院等项目建设。自“组团式”支援开展以来,援青团队累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09项,成功救治急危重症患者4.85万人次,全州门诊诊疗量与住院量达68.2万人次,手术量突破1.44万台,州人民医院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达98.8%,尖扎县人民医院达92%。
天津医疗援青工作重点围绕三大领域提升当地医疗服务能力。医院管理方面,3名援青专家担任受援医院院长,其他专家任科室主任,重点强化诊疗能力、人才培养与医院管理。黄南州人民医院、泽库县人民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别达到四级和三级,信息化建设迈入全省前列。2023年尖扎县、泽库县人民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复审,2024年州医院启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创建工作。
医疗救治能力提升取得突破性进展。2021年以来,黄南州人民医院开展骨科Mippo技术骨折复位、人工关节置换术,尖扎县人民医院开展牙种植、口腔矫治技术等填补州内技术空白。尖扎县将口腔窝沟封闭项目纳入2025年民生实事,即将为3000余名儿童提供免费服务,实现天津医疗援青从诊疗向预防保健的跨越。2025年3月,尖扎县血液透析中心通过省级验收,已接收15名患者,终结当地尿毒症患者跨区域透析历史。
科研能力建设实现从无到有。2023年天津第五中心医院与黄南州人民医院共建黄南滨海高原特色医学研究所,出版《高原病诊疗与防治》专著,发表SCI论文3篇。泽库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援青专家牵头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建成临床研究实验室,并与天津科技大学合作攻关结核病早筛项目。
人才培养方面形成长效机制。援青专家通过日常诊疗开展业务培训,实施“青年英才”计划对200余名学员进行全脱产实训。天津市滨海新区50余名专家开展“医疗质控进黄南”活动,累计示教手术900余次,举办培训100余场。黄南州组织100余名骨干赴津进修,2024-2025年选派16人接受“双向组团”培训。通过“师带徒”协议培养200余名本土骨干,100余名学员确定重点培养方向。
陈为波表示,天津将持续搭建引才育才平台,通过“派出去、请进来”模式强化本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诊疗服务水平,助推黄南州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