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工作以“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为核心目标,在绘就“一城山水 大境通达”新画卷中着力提供司法保障。
构建公益保护“红色罗网”。巩固“党委重视、政府支持、检察主导、部门配合、公众参与”基础模式,与19个行政部门建立协作机制,将24名专业技术人员纳入“益心为公”志愿者人才库。针对城市无障碍设施短板,通过问卷调查、志愿者实测等方式立案12件;首次引入军地联合听证模式,与县林业局搭建公益保护平台。
守护县域生态“红色根脉”。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污水排放等突出问题,联合开展巡河巡查,依托“河湖长制+检察长”机制,督促清理河道,协力推动县域生态蝶变;联合县法院首次制发生态保护《司法保护令》,推动大通明长城等文化遗产保护法治化。
盘活检察办案“红色技术”。建立违规取水法律监督模型并深化运用,打破信息壁垒,与水利主管部门共享数据,将数字检察融入办案实践。探索建立“无碍”数字监督模型,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努力提高办案精准性、实效性。(通祖轩)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