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千里赛程,千里风光;千里之行,从宁开始……在风景宜人的七月,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一座城、一项赛事、22支车队……共同奔赴一场人民的节日。
以赛促旅,以赛惠民。二十多年来,西宁市以环湖赛为载体,唱响了环湖赛中的“西宁之歌”,在今年,西宁市又通过借势赛事的传播影响力,书写了“体育+旅游+文化”深度融合文章,用车轮丈量城市,用赛道描绘诗意画卷,这是融合体育与文化、旅游的盛会,更是人民的节日,凝聚着社会各界的努力与坚持,也展现出西宁人民对全民健身、幸福生活的愿景。
第一版块:体育
在环湖赛中感受西宁体育的力量
环湖赛来了,环湖赛真的来了……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一次竞技,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文化的交融,近年来,借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幕式举办的契机,西宁市综合挖掘文化、旅游和体育资源,全市体育健身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群众通过环湖赛,感受着体育运动带来的力量,逐渐养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环湖赛正在改变着西宁。
10分钟体育健身圈开启健身新活力
大通体育公园、西门口体育健身圈管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
城西区麒麟湾等6处小型体育公园、20个乡镇灯光篮球场项目和4处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完成10处共享健身房选址,新建9处健身路径……近年来,全市共建成各类健身场地6764块、健身路径1999条、全民健身步道600余公里,实现所有社区、行政村健身器材全覆盖。打造城区“10分钟体育健身圈”,高于国家建设“15分钟健身圈”目标。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动了起来
如何让体育后备人才真正动起来?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法宝”。
近年来,西宁市指导成立各类体育组织44个,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11808名,占西宁城区人口4.5‰,高于国家目标2个千分点;积极申报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校86所、足球74所、排球6所,布局16所手球特色学校和22所陆地冰壶布局学校,注册国家二级运动员670名;在全省率先组建西宁市青少年体育训练中心,开展校内、校际、跨区域比赛,选拔培养输送优秀后备人才,新组建西宁市青少年冰壶队、跆拳道队,目前共有田径、射击、摔跤、冰球、花样滑冰、冰壶、跆拳道7个项目的青少年体育运动队,拓展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以赛事活动提升城市形象
2018—2022年西宁市三次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城市”;
2020年西宁市正式被确定为环湖赛开幕式永久举办地;
社会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成为全国推广样板……
近年来,西宁市不断完善多元融合发展的产业要素供给,积极引入市场、社会组织、企业参与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发展,以赛事活动提升了城市形象。
第二版块:旅游
来西宁 感受环湖赛速度与激情
盼望着,盼望着!第二十三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西宁开幕啦,热情好客的西宁人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
湟水河畔,青山两岸,蓝天为底,白云作伴,这是西宁送给环湖赛最美的见面礼。人民公园郁金香展、海棠公园海棠花展、文化公园牡丹花展、北山美丽园月季展、植物园菊花展……今天的西宁,是一座置身花海的城市,一座百花齐放的城市。持续筑牢城市绿色本底,努力让绿水青山常在,一幅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画卷在西宁徐徐展开。
傍晚的力盟商业巷步行街霓虹闪烁,市民三五成群相约而至,餐饮店迎来一天人气最旺的时刻……情景巡游表演、千人大锅庄、香气四溢的地方小吃……走进豹街,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文化味和烟火气。西宁市在32个主要街区集中开展了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群众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展民俗、享优惠、同欢乐”促消费活动,文艺演出、花儿快闪、民俗巡游、非遗展演等富有河湟文化韵味的文旅活动轮番上演,形成了“天天有活动,日日有精彩”的热闹场面,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更多新场景、新玩法和新体验。
你可以享受环湖赛带给你的速度与激情,为迎接环湖赛,西宁市推出了微游西宁旅游线路,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观赛的同时,跟着环湖赛游西宁。
——古城老街微游线路
古城老街微游线路,将带您寻迹卫城。游览拱辰门遗迹,沉浸在山陕会馆和文庙;感受河湟历史文化,体验唐蕃古道的繁荣;推开香水书院大门,领略闹市中的古典与优雅;来到宏觉寺,追寻千年古刹镌刻的辉煌历史和民族团结印记。
——多彩之旅微游线路
多彩之旅微游线路,来到活力夏都。到动植物园亲近自然,登上俯瞰城市美景的高原明珠,漫步于繁华的步行街,再到文化气息浓厚的博物馆、非遗馆,让您尽情欣赏西宁的绚丽多姿。
——城市休憩微游线路
城市休憩微游线路,漫步在博物馆,感受历史与艺术的交融;湿地公园清新宜人,生态美景尽收眼底;来豹街感受雪豹魅力,品味地道美食。
第三版块:文化
文化繁荣,让城市更具“西宁味”
西宁,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西宁市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传承西宁文化精髓、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展现西宁文化精彩,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以文惠民,独具魅力的西宁文化提升了城市的气质内涵和人文精神,文化繁荣,让城市更具“西宁味”!
“每到周末去‘四馆’已成为我家的首选。遇见美好,为我们的西宁点赞!”“越来越多的城市书房,成为我自习、看书的好去处。”市民用亲身感受为美好生活打分为我们的城市点赞。近年来,西宁市加大市级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县级城区文化中心、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构建“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建设全面升级。
“我是跑步爱好者,每年的元旦环城赛我都会参加。现在越来越多的文体活动让市民参与其中,乐享其中。”市民王先生谈起文体活动,深有感触。近年来,西宁市精心策划“群文品牌”,初步形成了定位准确、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梯次发展的文化品牌建设格局。整合元旦环城赛、社火表演等多项活动,打造成为“三节”系列群众文化活动,成为西宁市影响力最大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广场上,美妙的乐曲、悠扬的歌声、翩跹的舞姿汇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公园里,群众自发组织的文艺自乐班吹拉弹唱、悠然自得;图书馆、农家书屋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读书爱好者络绎不绝……一幅幅文化图景在西宁市各处多彩呈现。西宁市发挥文化赋能作用,推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先后推出《古道传奇》《天域天堂》《花儿·少年》《尕布龙》《河湟》等一批反映河湟历史文化、人文典范、地域风情,又深受游客喜爱、广受社会认可的精品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