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井冈山夜话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9-12     作者:咸文静

井冈山的夜风,夹着路边桂花的清甜,轻轻地吹拂着人们的面颊与发鬓。

9月9日临近21时,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举行的朱治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结束了。听众陆续走出报告厅,交流着、讨论着、沉思着……人群中,两名在学院参加培训的青海籍学员心情有些沉重。

“专题片里看到的巴干乡代曲村,上个月我还去了一趟。跟前几年比,变化太大了……”说话的人是谭晟,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委书记。

谁说不是呢?

平均海拔3980米的代曲村,在发展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全民入股合作社,靠着“村党支部+合作社+股民”经营模式,蹚出了一条集良种繁育、高效养殖、花色牦牛回收、有机饲草料种植“四位一体”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没错,朱部长出谋划策的陶北村,这几年发展得红红火火。”听到谭晟的感慨,一旁的车向贤接过话茬。在担任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委书记一职前,车向贤在西宁市农业农村局工作。那时,朱治国牵头实施的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开展得如火如荼,城北区陶北村的情况他心里一门清。

变化的何止是几个村子。

“就像报告团成员王文东讲到的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的事情,也是一件大事!”

“对对对,还有第一个发言的省委组织部组织一处的副处长祁蓉,她提到的《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指导意见》,就是让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更有底气!”

就这样,在回宿舍的路上,这两名来自青海的基层干部热烈地讨论着一名同样在青海成长起来的干部。虽然他们交集不多,但听完几位报告人朴素地讲述,朱治国的形象在两人心中变得更加具体、更加饱满。

“唉,以前总是聊工作,部长的家事还真没听说……”说到这,谭晟的脑海里浮现起刚刚报告团成员朱治华的讲述:他白天在单位上班,中午和晚上去医院陪护,有时还在医院批阅文件,从未耽误过工作。搬新家时,家具是每月发了工资才添置一两件。所有的衣物不是褪色,就是领口袖口磨起了毛边,一件比较新的都没有。

讲到心坎里的不止这一处。

朱治国生前好友邓承刚说:“有时候遇到难处我也想过找他帮帮忙,可是每次鼓起勇气还是张不了口,我知道违反纪律违反原则的事他绝对不会做,我想这就是他既平凡又伟大的地方”;

朱治国的姐姐朱治华说:“父亲教给我们认真做事,干净做人的家规,我觉得他真的做到了”;

青海广播电视台记者李浩说:“他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信任,他当得起堂堂正正的‘共产党员’的称号”;

……

两个人都静了下来,深深体味着报告团成员这些话的分量。

皎洁的月光下,路旁的山上树影婆娑。车向贤突然想起这里长着不少竹子,朴实无华、坚韧不拔。就像朱治国给人的感觉一样。

微风吹过,带着一些沁人的凉意,使人更清醒地思考着一些问题。

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向每一个青海人郑重发出“懂青海、爱青海、兴青海”的号召。

此刻,两人的心里都有了方向。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