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3-07-20     作者:吴予琴

5家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公示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

黄南新闻网讯    据文化和旅游部官网消息,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整体保护,进一步推进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日前,根据《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成果验收工作。经材料审核、实地暗访和专家评审等工作程序,确定了通过验收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议名单,并于7月17日起公示5个工作日,果洛藏族自治州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

果洛州境内格萨尔文化历史积淀丰厚、地域特色鲜明、存续状态良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科学与艺术、社会与民俗、自然与生态价值。2014年7月,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2016年12月,《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总体规划》)通过原文化部办公厅审批并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唯一的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始实施建设。

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涵盖果洛州玛沁、甘德、达日、班玛、久治、玛多6个县44个乡镇、188个行政村、585个牧业合作社,地理范围与果洛州行政区一致。

近年来,果洛州委州政府统筹谋划,整体推进,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区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26项,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377人,三级文物保护单位74处,格萨尔风物遗迹132处,中国传统村落5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1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1处,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5处,全域旅游示范区1处。截至目前,建设完成各类非遗传习基地(所)76家、非遗综合旅游体验区30家、传承人工作室50家、省州级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5个。

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果洛州重视保护孕育格萨尔文化的自然生态环境,着眼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中华水塔”保护行动计划等,实施三江源生态保护与修复、阿尼玛卿山脉水源涵养与草原生态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并加强基础设施和传习场所建设,修建专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验基地——格萨尔狮龙宫殿、格萨尔文化博物馆、格萨尔文化产业园、格萨尔赛马称王地展示园、格萨尔文化博览园等。

“实验区建设是果洛州巩固拓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中国格萨尔文化之乡’品牌的重要抓手。目前,果洛州较好地完成了《总体规划》阶段性任务,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得到有效改善,格萨尔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得到了生动实践。”果洛州人民政府副州长索南才旦表示,以此次成果验收评审为契机,果洛州将进一步高质量组织好、推动好、实施好这项重大文化工程,推进格萨尔文化生态保护行稳致远,让文化瑰宝发扬光大,把果洛名片越擦越亮。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