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光辉思想照亮应急路 竭诚为民当好“守夜人”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5-30     作者:韩向晖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风高浪急的严峻挑战,作为党和人民的“守夜人”,应急管理部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坚定信念、增强信心,迫切需要用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迫切需要从党的创新理论中明方向、找思路、学方法。作为政治机关,我们更要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走在前、作表率,更应该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主题教育总要求,不断擦亮政治机关讲政治、党员干部重品行的底色本色。

一、以真理之力筑思想之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导我们一切行动的总纲和根本遵循。学思想,就是要领悟领袖的思路、学习领袖的品格、跟上领袖的步伐,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其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牢牢把握“六个必须坚持”,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牢记应急管理部门为人民而建,为人民而战,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根本价值遵循。我们要保持自信自立的状态,坚定“风险可防可控”“隐患可查可消”的信心决心。我们要在守正中创新,把安全作为青海的底色本色,着力打造符合青海实际、具有高原特色的应急管理体系。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深入查找问题、解决突出矛盾,使应急管理进一步回应各族人民群众需求。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更好统筹“防、抗、救”,增强应急管理的系统性、协调性。我们要胸怀天下,跳出青海看青海、跳出应急看应急,推动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

二、以党性之纯固从政之本

共产党人是由特殊材料制成的,这个“特殊材料”的基本元素就是党性。强党性,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二十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是党心所向、民心所盼、国之大幸。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我们要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联系实际中提高觉悟,在坚定信仰中统一意志,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自我革命,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思想、行为作斗争。我们要树立正确政绩观,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时刻以群众认不认可、满不满意为根本评判标准,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三、以实践之行验学思之效

思想理论的武装,政治素养的锻炼,必须通过躬身实践才能体现出成效。重实践,就是要勇于担当、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折不扣抓落实。近年来,我们之所以取得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下降的成效,创造了玛多、门源地震“高震级、零死亡、少受伤”的奇迹,在去年极其复杂严峻的灾害形势下提前转移20多万名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了伤亡,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两个坚持、三个转变”“三管三必须”等一系列重大原则和重大要求落到了实处。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我们要从实际出发,精准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和“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找准应急管理服务大局的着力点、落脚点,不折不扣贯彻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党中央的决策、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们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深入查找应急管理工作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和制约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助力“六个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我们要围绕为民造福、保民平安,发现真问题、研究好政策、采取巧方法,把学习成果转化为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服务保障国家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四、以创新之举破现实之困

区位劣势、财力不足、基础薄弱是我省最根本的实际,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我们没有样板,必须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创新、突破。建新功,就是要立足本职、服务大局,针对情况不明、思路不广、能力不足、办法不多等突出问题,对照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要求,在探索、创新、突破上下更大功夫,努力创造经得起党和人民检验的新成绩。当好党和人民的“守夜人”,我们要针对查摆的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建立更加科学的监管、监督、考核机制,进一步压实责任;创新“两单四表”治理模式,着力构建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提升风险管控隐患排查质效;在借智借力、源头管控、新兴领域监管、社会化治理上寻求新突破,不断提升治理成效。我们要围绕“五查”要求,围绕基层基础薄弱的突出问题,探索整合乡镇、村应急管理机构和队伍,有效破解力量分散、能力不足的现实之困;创新风险评估与论证机制、会商预警机制、临灾“叫应”机制,有力有效防范应对各类风险;在建设应急指挥机构、体系,提升应急能力水平,提高应急预案科学性有效性,实现应急储备物资种类科学、数量充足、调用高效上寻求突破,着力构建大安全大应急框架。

应急管理系统将以主题教育为契机,打好思想之基、扛牢政治之责、奋进复兴之路,在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生产治理水平、提升防灾减灾救灾和事故灾害处置保障能力等方面全力攻坚,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为全面建设“六个现代化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作者系省应急管理厅党委书记、厅长)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