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下乡干部要厚植为民情怀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02-13     作者:祁万强

沙棘,西北地区最普通和常见的一种落叶性灌木,无论是在沙漠、戈壁,还是高寒山区的恶劣环境中,都能看到它顽强生存的足迹。只需一锹泥土、一缕阳光、点滴雨露,就能顽强地生长,用一点绿,一簇花,点缀大地。其实,青海万名干部下乡活动中的每一位成员,何尝不是群山之间盛开的沙棘花?把根厚植在那一片土地上,心怀人民,尽心“绽放”。

多年来,面对山大沟深、交通不便、资源禀赋差、生态承载力脆弱的自然现状,一批又一批下乡干部,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守一线、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和攻坚精神,感情上贴近群众,生活上关心群众,工作上贴近实际,推动了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在这片深情的土地上,扎根基层的下乡干部,在广袤田野上种下新希望、孕育新动能,成为了全国乡村振兴这幅波澜壮阔历史画卷上的惟妙惟肖的组成部分。他们留下的并不是乡村单纯的面貌变化,而是难以计数的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和组织财富,更是乡村治理的有效实践。

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是人,人才是时代的灵魂。在乡村振兴这场伟大的事业中,无数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共产党员和辛勤耕耘在田野上的人民群众,抓铁有痕、挥洒汗水,他们绝对是为这个时代画像、立传、明德不可或缺的主角。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不只是一句口号。基层是下乡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灵感源,更是顶层设计的落脚点。这些耕耘在基层的下乡干部,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淬炼了青春与品格,让整个人生充满愈发丰盈、辽阔的可能。

毋庸置疑,基层是锻炼和考验下乡党员干部的好地方。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才能够更好地了解民情疾苦,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设身处地地为人民谋利益。身为下乡党员干部,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面对群众的利益,与其说在嘴上,不如挂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根深才能叶茂,树壮方能果稠。群众路线是党取得任何工作胜利的根本保证。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