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好生态是最好的金山银山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7-11     作者: 赵睿

今年以来,不断出现的“新朋友”让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的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管护员们惊喜连连。“每天早起,我拿起手机就先看朋友圈里有没有新动物现身的消息,今年这样的好事很多!”在扎隆沟站工作的董多杰说着,激动地给我们展示他收藏的数十条链接,其中有关于大天鹅、马鹿、豺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首次现身的报道。最近的一条是“6月30日,近70年来首次发现棕熊的活动轨迹”的消息。

来到集合处,二十多位管护员正整装待发开始一天的巡山工作,一看到李兰智进来,大家赶紧给他“发布”最近一周的天气预报。李兰智乐呵呵地说:“我才刚回来,你们看到红外相机里出现了新动物,这是要赶我走的意思嘛。”原来,他是专门负责采集这个管护站远红外相机资料的人。而要进山必须根据天气情况,一般2-3个月才能去山林深处一趟拿回拍摄资料。令他兴奋的是,今年以来几乎每次都有重大收获。

除了红外相机的记录,管护员们也明显感受到林子里更有活力,几乎每个人都在工作中遇到过此前鲜见的动物或植物,日常巡林不时就能拍到狍鹿的身姿。最突出的感受是山里的树多了、草丰了。

今年58岁的龚国成,在成为管护员之前收入来自家里0.67公顷耕地产出的土豆和油菜,以及十几只羊,一年下来不到万元。成为护林员后,他一年的工资就有2万元,更可观的是养羊的收益,因为家里养的羊达到了100只。

同村的女性生态管护员马忠花告诉我们,龚国成家养羊的规模在村里只能算是中等,比他家多2-3倍的也有好几户。“以前养得少不仅因为买不起那么多羊,关键是山上草少,养不动。”在她的记忆里,上世纪70-90年代,林场周边的村民都砍树、割草用于取暖、建房或养殖牲畜,山林里的植被大量减少。很多野生动物也踪迹全无,加上游客来挖土,乱扔垃圾,使生态环境遭到了破坏。

天保工程实施以来,通过采取禁止天然林采伐,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加大森林管护和抚育等措施,林区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总量持续增长。至2022年初,林区植被覆盖度达98%,已定名的高等植物有120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51种。初步查明有野生动物198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35种。

近年来,加定镇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党委政府的生态保护政策,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绿色发展,把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结合点,通过抓好着力塑强绿色发展名片、着力推进全民绿色行动、着力强化宣传引导,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当地群众保护生态,创造美好人居环境的自觉性进一步提高,一些村民开起农家乐,生活水平持续提升。马忠花说:“我正在上高三的孩子,经常和我们这些大人说,林场的山水动植物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让牛羊有足够的草吃,还会吸引源源不断的游客,为大家带来经济效益,这是最好的金山银山!”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