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2月,地处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的双树村党支部成立。作为全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历届党支部团结带领党员干部一茬接着一茬干,一任接着一任干,走出一条适合双树发展的道路。
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艰难探索到改革开放时期的伟大实践,再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全省第一个出国农民、全县第一个初级社、全县第一支大板车队再到全县第一家国营苗圃、第一批股份制合作社等等……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双树村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升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村“两委”班子团结干事、为民谋事、引领干事、兴办实事,全村发生了喜人变化。
我心永向党,勤劳创造幸福生活
近年来,双树村按照县委、县政府和塘川镇党委、政府部署要求,因地制宜、多向发力,不断完善动态监测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就业力度,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今年年初,举办电工、挖掘机等“技能培训+创业”培训班4个,让200余名村民从中受益,在家门口实现了技能培训的愿望。
42岁的刘锦是双树村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以前家里生活困难,2015年的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护理行业,从最初的的挤时间偷师学艺,到后来参加政府定期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她的护理技能不断提升,从一个初学者逐渐成长为一名高级养老护理从业者,从此开启了她的护理创业生涯。在她的带动下,先后有300余名农村妇女从事护理行业,月均收入在5000元左右。现在的刘锦念念不忘地希望自己早日加入党组织,就像村里的前辈们一样做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体现自己的价值去帮助更多的人。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才有今天的成绩,我要带领更多姐妹走出农村,依靠双手勤劳致富,这也是我对党最好的回报,也是对家乡最好的回馈。”刘锦激动地说。
矢志不渝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最近收入怎么样,身体状况好不好,吃的药报销比例是多少……”6月21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员来到村民杨廷奇家中,了解家庭收入、医疗保障等情况。
2015年,杨廷奇家因妻子患重病被评为建档立卡户,2016年依靠养殖脱贫。现在,杨廷奇边开办养殖场、边在村里合作社的油坊打工,每个月有五六千元收入。杨廷奇指着墙上的照片告诉大家:“从以前的土坯房住进了现在的水泥砖瓦房,从以前的大灶台用上了现在的整洁厨房……晚饭后,老伴还去跳跳广场舞,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没想过,总书记的关怀、党的恩情我们永远记在心里,我们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接续奋斗再出发
袁广珠作为双树村第12任党支部书记,从小见证了双树村发生的巨大变化,感触颇深。他说,双树村历任支书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带领党员群众平整土地、修缮渠道、发展生产,使群众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社会风气向上向好转变,作为“接棒人”我很荣幸,也很有信心接下这光荣的一棒,为双树村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代在变,但红色双树的底色永远不会变。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目前正在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六个现代化新青海’任务目标扎实工作。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擦亮‘红色名片’,发挥基地红色阵地作用,加大宣传推介,讲好红色双树故事,不断提高红色双树知名度,把双树村党支部打造成名副其实的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吸引更多的人到双树观摩学习,带动当地经济,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袁广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