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初心赓续薪火 踔厉奋发再谱新篇
——我省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换届综述
6月20日至30日,我省民革、民盟、民建、农工党和九三学社5个民主党派分别召开全省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机构,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圆满完成省级组织换届。此次各民主党派全省代表大会是在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大会,是凝聚共识、继往开来的大会,各民主党派总结过去、谋划未来,以实际行动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
坚持党的领导
深化政治交接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人事更替中完成政治交接,是多党合作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健康发展、保持强大生命力的重要保障,也是各民主党派省级组织本次换届的核心任务。中共青海省委高度重视,对新一届民主党派省委会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履行职能,共同为我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谱写新篇章提出要求和期望。在中共青海省委和各民主党派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各民主党派省委会把深化政治交接贯穿换届全过程,积极创新举措,教育引导广大成员继承和弘扬多党合作优良传统,不断增进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始终保持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自觉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中广泛凝聚共识、深化政治交接。
坚持政治标准
严守换届纪律
在中共青海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各民主党派始终坚持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换届工作程序,坚持充分协商,严肃换届纪律,严把人选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突出考察人选的理想信念、政治品格、道德修养,确保选出的同志真正靠得住、敢担当、能服众。坚持考察关口前移,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资格联审和综合评价,使考察结果更加完整准确、客观全面,经得起检验。省委统战部、省纪委监委驻省委统战部纪检监察组和各民主党派省委监督委员会共同协作,加强分析研判,开展风险排查、出台纪律要求、成立会风检查组、进行警示教育,确保整个换届工作程序规范、公开透明、风清气正。
各民主党派省委精心谋划、周密安排,面对疫情影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做到了执行政策不走样、关键环节不减少、标准质量不下降。各方对换届工作也大力支持,在我省各民主党派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以视频方式致贺,中共青海省委领导出席致贺,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同志到会祝贺,一些兄弟省区市的民主党派组织也纷纷发来贺信或贺电,这些都让与会代表感受到极大鼓舞和鞭策,也为营造共谋发展、团结和谐的换届氛围创造了条件。
坚持优化结构
体现党派特色
此次换届后,我省各民主党派新一届省级领导班子的结构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进一步增强,各党派的特色进一步明显。人事调整幅度大,新进主委2名、副主委9名、常委14名,调整面达到49%。年龄结构更加合理,主委平均年龄57.6岁、比上届下降1.2岁,副主委平均年龄53.7岁、比上届下降2.1岁,常委平均年龄48.3岁、比上届下降6.7岁。学历水平大幅提升,各民主党派新一届省级领导班子51名成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0人、占58.8%,高级职称37人、占72.5%,分别比上届提高5.9和6.4个百分点。界别特色更加突出,各民主党派新一届省级领导班子成员中,社会法治和“三农”研究、经济界、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科学技术等主界别高端人才15人,比上一届增加9人。履职条件更加成熟,各民主党派新一届省级领导班子成员中,既有从事理论研究的专家学者,也有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能力上叠加增效明显;既有参政议政的行家里手,也有专门从事党务工作的管理人才,资历阅历丰富多元,岗位匹配度高,为实现我省多党合作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参政党履职效能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潮起宜踏浪,风正可扬帆。5个民主党派省委会新一届领导班子纷纷表示,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在中共青海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动员各级组织和广大成员,矢志不渝跟党走、携手奋进新时代,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共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