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坚守稳住经济大盘民生底线——乐都区全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系列报道之五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6-28    

城乡低保4474户9317人,发放资金2392.89万元;特困供养对象983户1030人,发放资金726.52万元;2.15万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领取高龄补贴1425.6万元……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民生数字”,让老百姓收获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兜住民生底线,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海东市乐都区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政策总体稳定,持续调整优化农村低保“单人户”政策,进一步健全防返贫联动监测机制,做到应纳尽纳、应助尽助、应报尽报。截至目前,累计为全区4.22万救助对象发放资金5900万元。同时,全面排查因家庭基础条件差且遭遇突发事故、重大疾病、受疫情影响无法务工等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城乡居民,加大临时救助政策落实力度,守好社会救助最后一道防线。今年以来,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67.3万元,救助2063户6559人,其中因疫情救助3896人,救助资金503.4万元。此外,拨付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910万元,以备应急之需。

除此之外,进一步推进社会救助体制改革创新,有效提升救助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打通服务困难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按照政府购买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有关规定,投入社会救助资金564.61万元,招聘74名社会救助经办人员补充到各乡镇(街道),夯实基层社会救助服务力量,提升社会救助工作效率和质量。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是事关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问题。乐都区聚焦“一老一小”两个重点群体,用实打实的惠民举措,用心用情托起群众稳稳的幸福。截至目前,确定2022年居家养老服务对象6605人,服务费用950.304万元;投资98.01万元,购买政府养老机构服务;建成特困供养机构4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个、农村互助幸福院73个,总床位1321张;协调争取6个互助幸福院建设项目,资金163.20万元,力争年底完工。此外,进一步调整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协调机制,落实补助资金61.89万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对符合享受标准的7438人发放补贴资金559.08万元;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人,救助金1.6万元。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乐都区着眼民生微实事,全面开展城乡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活动,全面推动《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落地落实。通过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白理事会制度,引导鼓励群众简办婚事、厚养薄葬,有效改变红白喜事大操大办、早婚早育、高价彩礼、攀比浪费等陋习恶俗,切实减轻脱贫群众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

稳住人民群众基本民生,就是稳住经济大盘最有说服力的答卷。乐都区紧紧聚焦民生目标任务,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决心和韧劲,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民生事业阔步前行,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群众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高、安全感更有保障。(李小英)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