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用心“栽梧桐” 引得“凤凰来”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6-14     作者:王文涛

英才聚,则百业兴。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面对新挑战、新要求,必须与时俱进,加大革新力度、优化资源配置,既要培养引进“增量”人才,又要盘活用好“存量”人才。

特别是对于高海拔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在“引育留”等方面困难大、任务重,因此要坚持党管人才、优化人才环境、激励担当作为,以“四个优先”为抓手,聚焦“四类人才”培养,着力构建“双四”人才工作体系,推动人才工作取得新突破、实现新发展。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县域经济要发展,做好人才工作是当务之急。如何开创县域人才工作新局面,让各类人才引得进、育得出、留得住?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升级壮大、层次不断提升;要坚持人才结构优先调整,通过“多元化”的引才、育才方式,重点引进符合发展需求的紧缺人才;要坚持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瞄准人才工作和生活中最关心最迫切的需求,妥善解决好人才配偶就业、住房医疗等“关键小事”,做好人才引进后半篇文章;要坚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推出“人才新政”,出台“一才一策”等创新引才政策,将人才政策兑现大会打造成释放“政策红利”的盛会。

“要源源不断培养造就爱国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人才,真心爱才、悉心育才、精心用才,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新时期要聚焦“四类人才”培养,聚焦“干部人才”的“选苗”“育苗”“护苗”,让他们在最擅长的领域充分发挥才能、贡献力量;聚焦“乡土人才”在富民致富上的示范带头作用,制定特殊政策,给予重点支持,让他们更好投身乡土产业、造福乡里乡亲;聚焦“民生人才”的短板弱项,解决出现的“教师荒”“看病难”等问题,努力实现民生领域人才大的突破;聚焦“青年人才”回乡创业就业,进一步提高政策含金量、扩大政策受益面,让年轻人有更多机会成就大事业。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我们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坚持在全面营造人才发展环境上多下功夫、多花气力,让“千里马”在适宜的环境中竞相奔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摘自曲麻莱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文涛《用心“栽梧桐”引得“凤凰来”》一文)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