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绿色, 注脚西宁美好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6-13     作者:张慧慧

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三河六岸碧浪清波,开门即是绿地公园……夏日的古城西宁绿意盎然。

碧水穿城过,风景入画来。湟水河这条关系着青海省生态系统安全的河流是黄河在我省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从过去水少、水浑、水脏的旧貌变成如今清水盈盈的新颜,其中凝聚着西宁聚焦绿色发展目标,持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所做的努力,也为“一江清水向东流”这个江源儿女的共同期盼写下了生动注脚。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度,持续开展湟水河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将河道治理、片区开发、截污纳流、河岸绿化及景观功能提升等项目统筹整合,西宁市打造出集生态防护、休闲绿地为一体的城市特色滨水空间和活力岸线,初步取得了以水定城,以水润城,以水美城的良好成效。

从高处俯瞰,湟水河宛如一条“绸缎”蜿蜒在城市间,将城市公园、居住区、商业区等有机串联。2021年,西宁市街头巷尾新添上百处绿化景观,新增园林绿地面积79.6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超过13平方米,城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公园城市形态不断凸显。

一城山水,百园千姿。从“有公园的城市”到“公园中的城市”,西宁市科学布局,围绕加快打造高原“绿谷”城市,以城区公园游园作为人们绿色生活的辐射点,将公园形态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推动公共空间与城市环境、休闲体验与审美感知相统一,在提升城市“颜值”的同时,也为市民提供了更多休闲的好去处。

走进白沙滩公园,碧水潺潺、鱼鸟欢跃,处处绿植花木,人们惬意地漫步在绿道之上。此处曾经是污水横流的火烧沟、西宁市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消纳场,经过近几年的综合治理而今焕然一新,以水清岸绿为“幸福西宁”的绿色颜值增彩。

生态似水,发展如舟。厚植一座城市的绿色发展优势,还要积极向绿色要收益、要发展,构建起绿色产业体系。

西宁依托富集的风、光、电等清洁能源资源,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项目和投资,产业发展阔步前行。多晶硅、锂电材料、碳纤维三项清洁能源装备生产材料的产能分别约占全国的20%、33%、36%,正在以“绿”产绿的路径上取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向绿笃行,以绿为标。“十四五”时期,西宁市将以减污降碳为重点,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在建设中保护好生态,打造“河湖长”管理的西宁模式,筑牢“一芯两屏三廊道”城市生态屏障,推进湟乐公园、大园山体育公园等项目的建设,不断提升城市生态绿化景观品质。让高原古城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清,绿色本底更加浓厚。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