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全省4.84万名考生参加2022高考

来源:西宁晚报     发布时间:2022-06-08     作者:得舟

黄南新闻网讯  6月7日,青海省2022年高考开考,共有4.84万名考生参加全国统一文化课考试。全省共设34个考区、50个考点、1677个考场,52个备用考点、1570个备用考场,约1.1万名工作人员参与考务工作。当日,副省长杨志文赴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考务指挥中心参加教育部视频调度,并通过考务指挥系统对考点开考情况进行巡查。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高考组考工作,多次研究部署,要求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做好今年高考工作的重大意义,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举措,紧盯重点领域和关键部位,从严从实、精准高效做好疫情防控、组考备考、服务保障、安全保密等各项工作,确保今年高考安全平稳、万无一失,全面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阳光高考、人文高考”工作目标,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全省各地区和相关部门协同配合,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集中开展2022年高考“护航行动”,全力做好交通疏导、安全保卫、疫情防控、气象预报、噪声控制、电力保障等工作,共同为高考保驾护航。

高考见闻一:这些画面值得被记录

6月7日上午,2022年夏季高考正式开考,今年,西宁市共设16个考点,全市16832名考生奔赴考场。

7时30分,距离正式开考还有一个半小时。记者在青藏铁路花园考点外看到,考点门前已经拉好警戒线,考场门口测温设施、警戒线等设置合理清晰,安检人员“严阵以待”,一边疏导进入学校的人流,一边提醒考生带齐证件。考生们佩戴口罩,经过红外线体温测量合格,核对准考证、身份证等安全检查后有序进入。“收好身份证和准考证,不着急,慢慢来!”负责检验考生准考证和身份证的老师一边帮助考生刷身份证,一边鼓励考生。

8时左右,现场考生和送考家长越来越多,但现场仍秩序井然。“你放平心态,尽力就好,加油!”送考家长张女士说。“妈妈,你放心,我会认真答题的。”女儿韩雨菡抱了抱妈妈,脸上挂着自信的笑容。母女俩拥抱加油以后,韩雨菡走向考场。张女士站在门外,一直看着女儿顺利通过考生通道。“我们家离得近,从家里过来也就十几分钟,我特意买了这身红旗袍,希望孩子‘旗开得胜’。今天孩子心情不错,祝她考出好成绩,不辜负自己的努力。”

采访中,记者得知高考这一年,张女士一直陪着女儿学习,照顾她的生活。“我能做的就是多陪伴孩子,希望她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张女士讲述着一个高考家庭的付出,朴实的言语间流露出的是对孩子满满的牵挂和希望。

简短的鼓励、拥抱和嘱咐,目送孩子走进考场,找个阴凉的地方坐下开始等待,这一切几乎是每一位家长模板式的动作,每一位家长的心里只有一个简单的心愿,就是孩子们能全力发挥,考出好成绩。

高考见闻二:井然有序 翘首以盼

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声祝福……高考考点外,考生们相互鼓励着对方,温情一刻,在人生重要的一步到来时,留下最珍贵的记忆。6月7日上午,全国高考如期举行。“您好,今天高考,这里禁止通行,请绕行!”“家长们,请不要聚集,咱们共同为孩子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7时50分,记者在西宁一中考点看到,公安、交警、城管、消防、电力等部门工作人员早早到位,设置隔离带、禁止鸣笛警示牌、整治市容秩序……严阵以待为考生护航。

8时,记者在西宁一中考点校外采访时发现,各考点在校外进场时增设了“二米线”,考生及家长积极配合疫情防控要求,都佩戴好了口罩,考生们到考点后,进入警戒线内家长们便纷纷与考生挥手告别,随之考生们按要求有序排队入场。

9时,考生们已经开始进行第一场考试,与往年不同的是,家长们并没有大规模聚集送考,大部分家长都是随送随走,有的在车上等候、有的远离考点、有的回家静静等候。记者在现场采访时看到,辖区的社区工作人员,身穿红马甲,对考点附近聚集的个别送考家长进行一一劝离。

11时,此时考生家长们已经开始陆陆续续赶到考点。红旗袍、红T恤、红裙子、向日葵鲜花依然是迎接考生的标配。家长们守候在考点外,用自己的方式为孩子送上祝福,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件大红旗袍是今天特意为高考所穿,祝孩子们考试‘开门红’!”家长刘锦芳笑着告诉记者。

11时35分,不少考生脸上洋溢着笑容,轻松地走出考场,不时讨论着今天的考题,家长们看到考生们出校门的状态,也是个个精神抖擞,相互加油鼓劲,脸上充满着自信的笑容。

高考见闻三:打印机搬到考点门口

6月7日,在西宁市第十一中学考点前,“公安高考服务站”的牌子格外亮眼。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个彩色打印机,这个站点的核心构成简单明了。据民警介绍,该服务站是针对往年考生进入考点前常发生的重要证件丢失、忘记带等现象而特别设立的,将电脑和彩色打印机搬到考点门口,提供重要资料现场打印服务,既可以平复考生因没有重要证件而产生的紧张心情、缓解考生内心的焦虑,也能最大程度节省考生来回打印的时间,让考生能够安心参加考试。

据了解,整个打印过程仅需1分钟,考生仅需短暂等待就可以顺利进入考场。当日上午,彩色打印机为考生打印健康码5份、行程码5份,受到广大师生及考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高考见闻四: “旗袍妈妈”“鲜花妈妈”真不少

高考现场,最亮眼的仍然属“旗袍妈妈”和“鲜花妈妈”们,她们穿着各色旗袍,手捧向日葵鲜花在考场外为考生加油助力,寓意“旗开得胜”“一举夺魁”。

7时50分,在西宁第一中学考点,已有不少家长和考生陆续赶来。临进考场,家长们鼓励声和叮嘱声此起彼伏,目送着孩子们进入考场。为了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家长们纷纷离开考点。当日11时,记者在考点看到,前来等候考生的家长除了“旗袍妈妈”外,多了很多身穿红衣,手捧向日葵鲜花的“鲜花妈妈”,“鲜花妈妈”们高高举过头顶等着自家的孩子走出考场,祝愿孩子“一举夺魁”“开门红”!也有不少送考妈妈,相互留影拍照,为各自的孩子送上高考祝福。“十年寒窗苦读,只为一朝金榜题名,作为家长也在这短暂的等待中成为了最特殊的朋友。”考生家长刘桦对记者说道。 

高考见闻五:逐梦高考不忘防疫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6月7日,2022年高考拉开序幕,上午8时至9时,在高考开始的前一个小时里,记者在现场记录下了考生和家长们一个个配合防疫、井然有序的瞬间。

上午8时,记者来到海湖中学考点,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考生和家长。考点设置了“专用通道”,考生们迈着坚定的步伐,有序排队进入体温检测通道。在进入考场时,考生们主动配合身份核验、测温、消毒等防疫要求。进入考场后,考生们保持“二米线”的间隔,按区域到指定位置就坐。全程不扎堆,不拥挤,现场井然有序。家长们在现场警戒线外隔空向考生挥手祝福、加油打气。“隔街”送考后及时离场,十分配合防疫工作。

西宁十大举措 为2022年高考保驾护航

6月7日,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开考,西宁16832名考生分赴16个考点参加考试。当日上午,全市2022年高考现场办公会在西宁市教育考试指挥中心召开,副市长陈雪邦出席。

记者在现场办公会上了解到,西宁市多举措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高考备考工作,确保2022年高考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人文高考”“阳光高考”的总体目标。一是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压实职能部门工作责任;制定《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组考防疫工作实施方案及应急处置办法》,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召开全市考务及疫情防控安全会议,全面部署涉考各项工作。二是安排疾控部门人员担任各考点防疫副主考,压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印发《西宁市2022年普通高考滞留异地考生有序返程工作的紧急通知》,“一对一”“点对点”式多轮次摸排,落实滞留异地考生返回及属地防疫隔离管控措施。三是从严从实抓好考务管理,依规选优严聘承担高考监考工作的教师并进行严格培训。四是有力有序开展考点自查、县区检查、市级联查和省级督查四级检查工作。五是对各考点周边安全、保卫、交通秩序、食品卫生、电力供应等进行整治检查,努力创建安静安全考试环境。六是全方位多层次开展诚信考试教育宣传周活动,开设“高考热线”“温馨提示”专栏,做好政策解读、考生心理辅导等。七是强化警力配备,各考点均派驻足够警力,确保试卷安全、交通畅通、秩序良好。八是严格实行特定区域噪声限制管制措施,对考生集中食宿地区及周边食品卫生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九是组建由700余台车辆组成的爱心车队服务广大考生。十是“一对一”帮助身体残疾考生,采取提前进场、考试延时及免听力考试等措施,营造温馨考试氛围。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