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天白云下行进,在绿水青山中感受生态索加魅力,6月1日,西海全媒体记者跟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党代表、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索加乡党委书记五一,来到“改革先锋”“环保卫士”杰桑·索南达杰曾工作、奋斗过的索加乡,开启直播,带网友看发展说变化,感受杰桑·索南达杰精神的传承。
“请网友们随着镜头移动,猜猜我们今天在哪里直播?”1日14时,直播准时开始。湛蓝的天空、绿色的山峦、一排排红色的彩钢房……直播伊始,随着镜头的移动,直播画面让网友们眼前一亮。
“熟悉的青海蓝,一定是在我大美青海。”
“天怎么这么蓝?肯定在青海。”
“我在玉树。”
“我在治多。”
……
随着网友在直播中不断更新自己观看直播的位置,不少网友猜到,这场直播是在我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
“没错,今天我们在海拔4455米的‘天边的索加’为您直播。”主播向网友介绍。
“天边的索加”是怎么来的?网友询问。
索加乡党委书记五一介绍,一天,两天,三天,四天……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索加乡干部群众前往县城,以“天”为单位,计算往返县城与索加的距离。
“索加在哪里?”“在天边。”“天边的索加”由此而来。
“260公里,10多个小时……”改革开放以来,县乡简易公路修建后,索加乡干部群众不仅知道了准确的县乡距离,还选用“小时”计算往来县乡的距离。
脚步、时光记录了治多县索加乡干部群众齐心协力保护生态环境的所做所为,也见证了生态环保理念在青海高原的不断传承。
参加直播的治多县青年党员干部裴梦婷说,索加是“环保卫士”“改革先锋”杰桑·索南达杰环保理念的诞生地。当年杰桑·索南达杰在索加乡建设牦牛宾馆,开设扫盲课程,为治多县培养干部,培养人才。之后担任西部工委书记,大力保护藏羚,保护当地生态。
杰桑·索南达杰牺牲后,全乡干部群众传承生态环保理念,在治多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成立君曲村藏野驴保护区等七个保护区,还在乡小学开设自然环保课程,生态环保理念在当地深入人心。
五一介绍,过去五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这里展开、太阳能发电站投运、长江源头医疗救护站……一个个项目落地实施以来,索加的变化更大。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以来,索加乡全境被划入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核心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逐步形成,以数千头藏野驴为代表的高原旗舰物种大种群常年在这里栖息,索加成为名副其实的野生动物乐园。
以多杰才让为代表的2000多名牧民,每月按时上岗巡逻,按时领到1800元的工资,从草原的利用者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步行、骑马、驾车巡逻,吃上生态饭。
太阳能发电站投运后,与原有电网一起为索加6200多名群众带来光明,清洁能源在这里落地生根。
索加乡卫生院(长江源头医疗救护站)建成投用后,面向青海西藏两省区群众服务。
新的索加蔬菜大棚去年建成,今年全乡干部群众已经免费吃了两茬绿色蔬菜。
……
“海拔4400多米都种出蔬菜了,为玉树干部群众点赞。”“一定要保护好青海的生态,为索加点赞。”……直播间里,网友纷纷留言。
15时许,经过一个小时的直播,仅西海都市报视频号点赞人数超3万人次。当天的直播,本报快手号、抖音号、微博等6个平台同步直播,有10万余人次观看。
五一说,今后的工作中索加乡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三个最大”省情的重大要求,积极学习宣传贯彻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最大责任,始终坚定自觉地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进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