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全民阅读大会举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提出希望:希望广大党员、干部带头读书学习,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希望孩子们养成阅读习惯,快乐阅读,健康成长;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作为年轻党员干部,应当发扬“挤”和“钻”的精神,以“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刻苦,从经典、党史、实践的“三书”中汲取养分,装点好精神行囊,逐梦之路再出发。
熟读经典“教科书”,用真理砥砺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反复读,用心读,把马克思主义原著“厚的读薄,薄的读厚”。我们要主动撑起“勤学”的“长篙”,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精神追求,用“敲骨吸髓”之力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接受经典著作的熏陶和洗礼,在含英咀华的过程中不断审视,细品出真理的“甘甜”味道,并将其与基层工作结合起来,打通学习“点”、串成能力“链”、摘下实干“果”,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工作的举措、创新工作的突破。
精读党史“辅导书”,用书香赓续中华文脉。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书籍”,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才能真正把党的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应当争做“学习型”干部,精读党史“辅导书”,着力在真学、真信、真用上下功夫,做到眼、脑、手并用,看、忆、思、记相结合,融会贯通学,深刻理解蕴含在百年党史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际逻辑,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加强思想淬炼、增强斗争意识、提高斗争本领,切实将党史中蕴含的丰富营养转化为履职担当、干事创业的“动力源”,以新担当新作为向党和人民交出新时代满意答卷。
善读实践“课外书”,用经验指引前进方向。毛泽东同志曾说过,学习的书有两种:有字的讲义是书,社会上的一切也是书——“无字天书”。要把基层当做“练兵场”“大熔炉”“大舞台”,拿出勇于奋斗的姿态、攻坚克难的状态、为民服务的常态,将学习融入到党的各项伟大事业中去,真心实意甘当“小学生”,俯身听听群众的生活还有哪些困难,动嘴问问村里的政策哪些没有落实,掌握基层“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鲜活情况,当好党和人民的“电话线”,在“灯火阑珊处”读懂实践这本“课外书”,真正写好为民服务“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