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27     作者:郑思哲

建设现代化新青海,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我们要牢记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自我革命精神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持续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的良好政治生态。——摘自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

关键词:持续加强党的建设

嘉 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州委常委、组织部长 袁玉龙

袁玉龙说,报告聚焦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出“坚定不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部署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要求。海南州将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分级分类扎实开展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轮训研讨、培训教育、宣传宣讲。袁玉龙表示,海南州将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深化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凝心聚力工程、基层工作强基筑底工程、基本能力达标提升工程”。突出党建引领“四地”建设和海南州四大产业发展等重大项目推进,打造一批独具海南特色的党建品牌。进一步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袁玉龙表示,下一步,海南州全面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以组织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切实为全省“十四五”发展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贡献海南组工智慧和力量。

关键词:党建引领乡村治理

嘉 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委书记 宁发贵

作为全省惟一的首批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党建引领始终是贵南县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宁发贵说,贵南县始终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主攻方向,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自治、法治、德治”融合为主线,全方位探索乡村治理特色模式,构建了涉藏地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宁发贵说,贵南县扎实开展组织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党组织生活规范化。全面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推行“三亮三比三评”工作机制和“网格化联系服务群众”模式,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管理制度。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坚持“枫桥经验”贵南化,切实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实施“民族团结进步+”行动,丰富创建“十一进”活动内涵和形式,引导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构筑热爱贵南、建设贵南、奉献贵南的精神家园。把移风易俗作为重点突破口,设立乡风文明榜,弘扬家园和睦、敬老爱幼、崇德尚礼、勤劳致富新风尚。

“下一步,我们将牢牢把握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期延长的政策机遇,紧紧围绕‘一核三治+贵南特色’乡村治理架构体系,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着力打造乡村治理涉藏地区的贵南样板。”宁发贵说。

关键词:“党建+”社会治理体系

嘉 宾: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刘翠青

刘翠青说,我们建立了“党建+”社会治理体系,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宣讲工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各族群众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及时成立党建联盟,以“五融五筑和睦家”品牌建设为牵引,将辖区内省、市、区、街道、社区五级党组织联系在一起,不断完善“支部携手共建”“成员轮值+”等机制,形成了大党建体系。在健全完善穿警服的社区副书记、“四方联动”、周六议事会等基层治理机制的基础上,创新成立“楼长联合会”,把“党建+治理”“治理+服务”的理念转化为让各族群众真真切切受益的实效。全面整合辖区单位资源,创新建立辖区“资源库”和群众“需求库”,打造了“15分钟党建服务圈”,从阵地资源、人才资源、服务资源等方面,为群众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依托网格化管理的优势,经常性开展走访,记录走访日志,按照“特急处理”“紧急处理”“常规处理”对群众需求分类,建立清单对账销号。同时,推行“双进双联四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菜单式”服务模式和“党员入格、一网兜底”服务机制,做实做好基层治理、为民服务、疫情防控等重点工作。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