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四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05-25    

省委省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高站位谋划、高起点部署、高标准推进,与相关部委联合制定行动方案,建立省部联合推进机制,“四地”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盐湖资源产业链不断壮大,2021年全省盐湖产业产值达331亿元,同比增长46.2%。制定青海世界级盐湖产业基金设立方案,加快建设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稳步推进青海大学“两平台一学院两中心”建设。率先实现盐湖提锂排放母液镁、锂综合回收利用,成功突破高纯氯化锂制备过程除硼关键技术,建成3000吨/年碱式碳酸镁示范线,率先实现国内IBC电池工业化量产。

着力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黄河上游水电基地建设稳步推进,玛尔挡、羊曲两座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同步建设,第一批国家大型风电光伏基地1090万千瓦项目落户海南、海西,贵南哇让等26个站点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海南、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初步建成,清洁能源装机规模分别达到1985万千瓦、1128万千瓦。建成青豫直流全国首条高比例清洁能源特高压输电通道,世界最大规模的21台新能源分布式调相机群全面建成,青豫直流年度送电151.5亿千瓦时,日间输电功率提升至400万千瓦。建成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全国首个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全国首个核心技术全部国产化的大型光热发电项目、全国首个省级新能源大数据中心,填补相关领域空白。

着力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新发现资源2955处,打造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区域生态旅游大环线,推出三江源溯源之旅、雪山探秘之旅等生态旅游精品线路,3条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7条线路入选全国“十大黄河旅游带”精品线路,生态旅游产品多样化格局初步形成。黄南藏族自治州、西宁市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唐道·637商业综合体、文旅步行街入选首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

着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立3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园、30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0家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获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925个。做优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冷水鱼、藜麦等特色产业,玉树牦牛、祁连藏羊、龙羊峡三文鱼、柴达木枸杞被认定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先行示范地区,黄南、西宁、海西、海南4地被评选为先行示范市(州),曲麻莱、互助、久治、祁连4县被评选为先行示范县。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