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黄河源头,潺潺泉水从约古宗列的地缝中涌流而出,顺流而下滋养着延绵百里的土地,让草原展现出无限生机;在素有“高原蓝宝石”之称的青海湖,斑头雁、棕头鸥、渔鸥、鸬鹚等鸟类繁衍生息,呈现出一幅碧波荡漾、飞鸟翔集的优美画卷;在可可西里,一年一度的藏羚羊大规模迁徙已拉开帷幕,成群结队的待产雌性藏羚羊通过青藏铁路、青藏公路动物通道,向产仔地卓乃湖进发……这些美好画面是青海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我们切实肩负起对国家生态安全、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责任,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建立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与修复,扎实开展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和实践工作等,守护着大美青海的生灵草木、万水千山,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作出了青海贡献。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既是生态资源的宝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我们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全局来思考、来谋划、来推动,这是全省上下的共识,也是我们的使命与任务。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积极开展保护地球第三极行动,持续加强重要生态板块修复与保护;创新管理体制,完善保护体系,继续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以更大力度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青海生态安全格局,为民族永续发展夯实生态根基。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今天的青海,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性尤其突出。踏上新征程,肩负新使命,我们要在推进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守护好各族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美丽家园,为铸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青海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