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 他们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完成了20余万平方米的阳性环境的终末消杀工作,他们流调溯源不眠不休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他们连续奋战40余天,完成了10万余份核酸检测工作……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西宁市疾控中心党总支一如既往把抗击疫情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委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主动扛起疫情防控的政治责任,积极主动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
他们争当抗疫工作的“领头雁”
为最大限度发挥党组织凝聚力量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西宁市疾控中心党总支先后成立2支党员应急采样突击队,1支党员应急消杀突击队和3个党员先锋岗,12名党员干部主动带头连续24小时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抽调16名党员专业技术人员赶赴城东区、城西区开展新冠疫情应急处置工作。截至5月14日,采样队出色完成了每一项复检的采样工作,消杀队完成了20余万平方米的阳性环境的终末消杀工作。
他们是逆行而上的战疫“侦察兵”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后,西宁市疾控中心党总支第一时间选派7名党员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西宁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指挥部联合流调溯源队,流调工作,不仅要弄清楚单个病例的行程轨迹,而且要把所有病例的时间线都对上,这才是完整的传播链。流调速度如同“百米冲刺”,如需当面流调,检测阳性后需要在1个小时内到现场;2小时内要出基本信息;4个小时出核心报告,即行程轨迹;8个小时内对密接、次密接以及病例所到的场所管控到位;接下来要继续深挖,对报告进行实时更新,24小时出终结报告。每一例精确的行程轨迹背后,都凝结着大批流行病学调查人员争分夺秒与病毒“赛跑”的汗水……
他们是与病毒距离最近的“幕后英雄”
自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西宁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工作人员便开启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每次检测都要经过核酸提取、体系配置、扩增、结果分析等严格的步骤和复杂的程序,顺利的话至少要四五个小时,然而实验前、后,还有很多的繁琐准备及后续工作,穿脱防护服、实验室消毒、医用垃圾高压与处理等流程。在整个检测过程中,核酸提取是最关键、最危险的环节,检测人员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与病毒离得最近。西宁市疾控中心承担了主城区全员核酸检测初筛阳性人员的样本采集工作,城东区、城西区各封控区及城东区、城中区全民检测的任务和全市密接及可疑样本的复检工作。党员先锋岗的6名党员勇挑重担、冲锋在前,带领工作人员已连续奋战了40余天,每日的核酸样本检测量都达5500管以上,完成了10万余份核酸检测工作,做到了不积压、不延误,构筑起守护城市、守护生命的坚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