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的主线 青海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5-17     作者:严维青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时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那么,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我们认为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在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为此,我们应该以“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为主线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一、正确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

一是从权衡共同和富裕的视角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共同富裕本身隐含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双重意蕴,“共同”隐含着生产关系,而“富裕”则隐含着生产力。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有效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持续促进生产力发展,奠定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有为政府的调节功能,不断健全生产关系,为促进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制度和政策保障。

二是从协调公平和效率的视角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特征。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为了能够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在维护公平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视效率,但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公平和效率的均衡度会不断提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政策,到党的十六大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八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党的十九大提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其目的就是均衡公平和效率的关系让全体人民享有更多更公平发展成果。

三是从规避市场缺陷和失灵的视角把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推进共同富裕过程中,市场主导的高效生产是提高财富水平、拓展收入的来源,市场作用决定了收入分配的结构性特征。因此,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市场又往往存在不完全竞争、信息不对称、主体要素禀赋差异、局部性等缺陷,导致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存在市场失灵现象,需要政府通过营造公平市场环境、矫正要素配置失衡、实施二次三次分配调节、提供相关公共物品等政策手段来予以弥补。

二、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在初次分配领域对共同富裕的主导和保障作用

一是通过有效市场提高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的供给能力和效率。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需要通过有效市场发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为此,要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深入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增强数字化对产品质量提升和体验优化的赋能作用,满足人民产品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持续繁荣服务业市场,鼓励社会力量扩大多元化多层次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品质;加快完善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满足人民对生态产品的更高需求。

二是通过有效市场尽快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切实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构建有利于完善初次分配的要素市场化机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基础条件。

三是通过有效市场形成各类主体平等对待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不公平竞争是加剧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必须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公正监管、诚信守法。要全面落实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国有企业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推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三、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在二、三次分配领域对共同富裕的调节和引导作用

一是完善再分配机制。要发挥政府在共同富裕中的兜底作用,加大再分配政策的调节力度和精准性。集中更多财力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税收调节机制,进一步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改革;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二是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差距是制约共同富裕的主要因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重要条件。要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东北全面振兴、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战略;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提升区域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三是调节行业间收入差距。要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的管理,避免行业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重点防止数字经济领域和平台经济领域的资本无序扩张,推进行业反垄断,避免寡头经济对行业收入分配造成的负面影响;加强对不合理的资金进入金融和房地产领域的行为监管,推动金融、房地产等行业同实体经济均衡发展;逐步降低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税收负担;建立健全促进农业收入较快增长的长效机制。

四是发挥好政府的监督和矫正功能,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包括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健全国有资本收益分享机制、建立完善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依法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