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奔赴才有价值
5月10日,是安永明、史杰和田发红3位青年教师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第二天,防护面罩下,他们眼神坚定,他们用青春的洒脱诠释“我年轻,我不上谁上?”的铮铮誓言。
“收到消息时,正是全省教师招聘考试的那一天。中午在考点休息片刻,我第一时间联系学校,报名参加志愿服务。”安永明是西宁市南川东路第二小学的体育教师,今年27岁,上一次的疫情防控,他因为在封控区,没能为疫情防控贡献一份力量,这次他希望能够加入到志愿者行列。
“也正是因为在封控区,我看到了志愿者们无私无悔的身影,就坚定了要当一名志愿者的信念。”安永明如愿成为一名志愿者。他说,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这样的青春才是有价值的,这才是我们青春的见证。
他的奔赴是微小的,还有很多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在看不到的地方默默付出和奉献着。
史杰
穿上防护服,她是勇士
“青年的命运,从来都同时代紧密相连。”
这一代青年,深知时代赋予他们的使命。脱下防护服,她是孩子;穿上防护服,她是勇士。
史杰是一名数学教师,今年24岁。史杰说,她会把两次当志愿者的经历告诉学生们,让他们知道幸福生活是打拼来的。
为人师表,当好表率,冲得出,顶得上。“这个年龄不就应该这样吗!”话语间的稚气还在,但防护服下的坚定是青春最美的样子。
“我没想到,穿起防护服变身‘大白’后,成了小朋友们心中的偶像。两次志愿服务中,都会收到小朋友们的鞠躬和感谢,让我忍不住流泪。这场战‘疫’中,我们收获了太多,团结互助以及为了共同目标的奋斗。”史杰说。
这是坚定的政治信念
“坚定不移跟党走,为党和人民奋斗,是共青团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励着奋战在“疫”线的广大青年们。
“校长,我也要去一线,让身体不好的老党员教师休息,我们也可以像他们一样,担起责任,给我的青春留下灿烂的颜色。”田发红看到学校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给校长留言。
“校长考虑到我们几名老师需要参加考试,就没有让我们上一线。这次我一定要像其他老师一样到一线去。正好考试前,我们都做了核酸检测,出考场后直接到了疫情防控一线。”田发红说,每每看到屏幕中的“大白”,都会心生敬意,自己为何不把羡慕变为实际行动?这次她如愿了。
“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保持青春特质的党,是永远值得青年人信赖和追随的党。”30岁正是为社会贡献力量的时候,田老师说,看到老党员、老教师都在为疫情防控贡献力量,她觉得更应该挑起担子,追随党员教师的步伐,做无愧于人民的教师。
在此轮疫情防控一线战役中,西宁市南川东路第二小学共派出13名教职工,30岁以下的青年职工有9名,平均年龄31.1岁。
奋斗是青春最美的底色
“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
疫情发生后,来自各行各业的青年志愿服务团队主动出击,用点点微光,汇聚温暖的火把,以涓涓细流般的力量,汇聚成一道防疫志愿力量。
5月9日上午,在火车西站办事处盐庄社区金座维尼谷小区核酸采样点,提供志愿服务的西宁红星爱心车队队长季鸿亚,一边通过对讲机指挥现场工作,一边不时给居民解答问题。
一大早,他和11名队员一起来到盐庄社区做志愿服务。“我们带来一台消杀喷雾机,负责消杀和通道秩序维持工作。”他们每一个半小时,就对核酸采样区做一次消杀,其他人则继续维持现场秩序。居民王女士说:“下楼做核酸采样,看到现场秩序井然,还有人在清洁环境,心里很安心。”
在季鸿亚看来,疫情对城市影响不小,他想贡献一份力量,让城市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疫情发生后,车队承担起了接送医护人员的任务,同时为有困难的居民提供车辆转运服务。
季鸿亚计划今年7月结婚,作为一名准新郎,他心里存着一丝歉疚。他和女朋友约定,在结婚前,来一次浪漫旅行,但疫情发生后,他立刻加入到志愿服务中。他声音有些沙哑地说:“冲锋在前,每天收到家人和女友的电话问候,让我注意安全时,心里总是暖暖的。”
我想对女友说:“佳佳,对不起!等疫情结束后,带你到天涯海角,陪你赏风花雪月。”33岁的季鸿亚用拼搏和奋斗展示着自己的青春和对爱人的承诺。
总有一天,我们会撑起一片天
“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
连日来,在西宁各个角落,青春因责任和担当而闪光。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多林镇,30辆由镇干部、村干部、党员、群众等组成的爱心服务车队和物资保障服务车队奔波在路上,把爱心送往县城的每个角落。
“人已到位,油箱已加满。” “我随叫随到。”“我的车况好,我报名。”“我可以当司机。”……号召发出不到一小时,78名党员干部和群众报名参加,由30辆车组成的爱心服务车队和物资保障服务车队集结完成。
中午,车队的志愿者迅速到达集合点领取防护服、口罩手套、酒精等物资,开展车辆消毒。在做好自我防护等准备工作后,爱心服务车队分组奔波在县城的大街小巷。
“我们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报名参加爱心车队,希望能尽一份绵薄之力。”志愿者谢应斌告诉记者,爱心车队主要负责群众所需药品及生活物资的转送,还有接送急需到医院看病的群众。
在大通县多林镇,为群众购买生活用品、帮独居老人买菜、配送物资……他们用最朴实温暖的行动,奔跑在疫情防控的路上,传递着一份份温暖。
什么样的青春才会闪光?是没有豪言壮志的默默付出,是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坦荡,更是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