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体味阅读魅力 营造书香社会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4-22     作者:戴美玲

日前,一场特别的读书活动在西宁市城西区五峰书院文景书房举办。来自辖区一些学校的孩子们相聚云端,共读适龄经典书目,感受阅读快乐。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思想对于个人的成长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思想的力量决定和影响着人生。读书是获得思想力量的重要源泉。书籍积淀了数不清的思想财富,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载体,对于人的成长、国家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说:“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体现出中国古人对读书生活的深刻体会。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启迪智慧的源头活水。但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各类载体虽然让阅读更为便利,信息获取唾手可得,知识获取门槛降低,但“指尖”阅读的碎片化、被动型弊病也随之而来。阅读的一个很重要功能是能为读者提供系统化知识、整体性思考,碎片化、浅尝辄止的被动型阅读何以能担此重任?让阅读书籍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本质,则在于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习惯,一种修身方式。苏轼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可治愚,益智;长见识,广思路;学技能,增本事;丰富思想,陶冶情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多读书,既有敦促干部避免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的考虑,更有培养人文精神、涵养政治伦理、提升思想境界的深意。

李大钊说:“知识是引导人生的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记得在2020年的疫情期间,武汉方舱医院里一位戴着口罩的患者凝神读书照片广为流传。他的专注,通过阅读呈现出的乐观、从容、豁达,让观者动容,使人们感动。困难时刻,阅读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因为每个人能走的,都只有脚下的这一条路,能看到的,是有限的风景。但是,读书能让我们获得更加广阔的视野、体验更加丰富的生活方式。

“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华民族是一个喜爱读书的民族,传承着读圣贤书的优良传统,有源远流长的文化、汗牛充栋的典籍,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的典故,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还有习近平总书记“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倡导……在4月23日——第27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让我们大家捧起书来,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在书香中感悟人生百态,体味厚积薄发,滋养浩然之气。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