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新闻网讯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各村党组织,以“红色引擎”引领干部群众拧成一股绳,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我们闹丛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红旗’村。闹丛村始建于1960年,1969年5月10日我们村更名为红旗大队,时任党支部书记本布尕白不远万里光荣赴京参加中国共产党第9次代表大会,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这一直都是我们村最大的骄傲。如今,我们新一届班子正聚力书写闹丛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杂多县萨呼腾镇闹丛村党支部书记金需美生满脸自豪地说。
今年,闹丛村新一届村“两委”班子突出党建引领,结合全县“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专项行动,在村党支部带领下,由村里的无职党员、户代表和部分村民组建了一支垃圾清运小组,让昔日垃圾成堆的闹丛村旧貌变新颜。以“两委”成员、党员、户代表组成的党群服务中心议事厅已累计为全村解决27件烦心事、揪心事和难心事。
杂多县昂赛乡的年都村也有自己的“发展经”:“我们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尤其是村里成立了生态旅游合作社后,靠生态保护和旅游业端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生态饭’。大家口袋里的钱多了,日子好过了,心里更踏实了。”昂赛乡年都村党支部书记罗军说。
年都村的生态旅游合作社通过“能人带队、牧户出力、集体收益”经营模式,年均收益已达30万元左右,为办实事注入了强大的经济支撑。昂赛乡党委组织委员索南才措介绍,“年都村已实现了‘一户一岗’生态公益管护岗位,每个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平均年收入达到21600元,群众实现了生产和生态保护两手抓、两不误。”
“今年以来,杂多县持续巩固提升‘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着力建强村党组织,整合乡镇包村干部、驻村工作队、生态管护员、驻寺干部、村警、民兵、‘三支一扶’人员、科技特派员等力量,为乡村振兴人员队伍力量。”杂多县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