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支部党员为居民提供生活物资保障服务。 图片由西宁市城东区周家泉街道办事处提供
黄南新闻网讯 在防疫一线,金松·盛世天城封控区支援队临时党支部的党员们以责任和担当,承担起了快递员、服务员、联络员、保障员、消杀员的职责……他们的贴心服务,让封闭管理小区的“菜篮子”“米袋子”“药罐子”平稳有序,让老人、慢性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感受到了西宁的温度。
被居民的鞠躬致谢“破防”了
疫情发生后,34岁的卢群林第一时间主动请缨,进入封控区金松·盛世天城小区开展抗疫相关工作,他被任命为临时党支部组织委员,为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上门采集核酸样本、送菜等服务工作。
4月9日,城东区政府送来第三批免费“物资包”后,临时党支部分工明确,组织人员卸车、分装、配送。在为2号楼119户居民配送物资时,仅用了1小时7分钟。当天共配送政府抗疫物资384份和居民自购生活物品420份。
卢群林说,当天,来到一户居民家门口,刚放下菜,他突然看到一名居民站在门口向他深深鞠了一躬。“看到那一幕,真的破防了,感动之余,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卢群林说,那一刻,心里感到特别温暖。
“急难愁盼”顺利解决才安心
“家里的老人每两天要做一次透析,现在我们出不去,这可怎么办?”接到小区居民的求助电话,临时党支部书记朱理当即跟相关部门和医院对接,商量解决办法,等待医院做好闭环准备后,马上联系疾控中心将居民送往医院治疗。
小区里有两位老人,儿女不在身边,朱理经常将自己的盒饭先送给他们吃。他还打电话问老人吃过饭了吗,家里还有没有蔬菜,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对两位老人嘘寒问暖。小区里有三位孕妇要做产检,朱理及时联系120,做好对接。
自疫情发生后,周家泉街道办事处党员干部索斌、马欢一直坚守在封控区入口的帐篷中,夜以继日坚守岗位。零时以后,时常有物资送入,还有疾控中心的车辆,经常在封控区外,等待特殊病人去医院就诊,他们及时处理并做好信息登记,筑牢安全防线。
在防疫一线,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这一件件群众的“急难愁盼”,在临时党支部的协调指导下,一桩桩得以顺利解决。
为更好完成此次疫情防控工作,9名党员积极要求成立封控区临时党支部,经西宁市城东区周家泉街道党工委审批同意后,成立了金松·盛世天城封控区支援队临时党支部。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朱理说:“党员要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坚持疫情不退组织不撤、党员不撤,24小时为封控区居民提供服务和保障,让党旗始终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