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青海省国土绿化公报发布
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4.24%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99平方米
黄南新闻网讯 4月8日,2021年青海省国土绿化公报发布。公报显示,2021年,我省完成国土绿化515.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5%。值得一提的是,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4.24%。
建成全国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
2021年是我省推进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关键之年,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成为全国首批、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通过国家验收,青海片区优化整合、生态保护等取得阶段性成效。自然教育打响品牌,数字化智能化感知系统建成使用,国家公园管理能力持续提升。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有序开展中。
自然保护地体系进一步优化,在全国率先完成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4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全面展开,4处国家湿地公园通过试点验收,积极申报木里-江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基本建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新体系。
森林覆盖率达到7.5%
依托三江源、祁连山、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修复、退化草原治理修复、退耕退牧还林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以及大力开展城市周边、农牧村庄、交通沿线、河道两岸高标准绿化,全省完成国土绿化515.2万亩,创建5个省级“森林城镇”和15个省级“森林乡村”,森林覆盖率达到7.5%,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7.8%。目前,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34.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99平方米。
草原生态稳中向好
统筹推进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封禁保护、规模化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全年完成防沙治沙134.52万亩。其中,都兰、贵南、格尔木、共和、海晏5个县级综合示范区全部入选国家保留名单。
以黑土滩治理为重点,深入实施退牧还草、三江源和祁连山生态保护建设、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等工程项目,封育草原、改良退化草地、治理退化草原取得新成就。同时,持续加强禁牧和草畜平衡区巡查管护,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冬虫夏草产量占全国60%
全省新建道地中藏药材示范基地9处,其中,枸杞种植面积达到74.8万亩,有机枸杞基地20万亩,正式注册“柴达木枸杞(柴杞)”商标,建成全国最大的枸杞种植地区、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中藏药材种植突破10万亩,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当归、黄芪生产地。冬虫夏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0%。全省林草产业产值达到394亿元,带动259万名农牧民群众人均增收517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