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最闪亮的坐标】清明祭英烈“新风”入胸怀

来源:西海都市报     发布时间:2022-04-06     作者:徐变银 季蓉 达娃央宗

山河壮丽,松柏苍翠,诉不尽对革命先烈的无限深情,道不尽对烈士英魂的无尽哀思。又是一年清明到,连日来,全省多地开展线上线下祭奠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云”上缅怀先烈

为传播文明新风,传承弘扬英烈精神,这个清明节,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开启“云”端红色之旅,带您一起重温峥嵘岁月,表达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通过扫描二维码,读者就能看到各个纪念场馆的真实场景。青海省博物馆、青海党史教育展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等场馆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图片、文献、影像、实物等,大家可以通过网络,体验红色文化,缅怀烈士,致敬英雄。

市民吴先生说:“清明假期,全家人通过西海都市报全媒体平台开启了一次难忘的‘云’端之旅,了解了英烈们当年的艰辛和不易,一个个红色故事让我们铭记那段峥嵘岁月,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网友“@凌云”说:“‘云’端之旅,将这些红色旅游资源连点成线,‘云’游后让人感慨不已,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指引我们牢记使命、砥砺前进。”

受疫情防控影响,很多人不能像往常那样在清明节返乡扫墓,不少人通过各种网络平台,为革命先烈、已逝的亲人献花、写寄语,表达哀思。

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组织全校师生充分利用“网络+”途径,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通过访问中华英烈网,同学们在网上祭扫、献花、敬礼、发表感言,深切缅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真情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愿,让英烈精神融入血脉。

另外,学校还利用校园电视台,推出“清明节红领巾小课堂”,让同学们了解清明节来历、习俗、重温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加强清明节安全知识宣传,倡导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西宁市总寨镇逸夫小学大队辅导员陈冲说:“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少先队员们不仅深挖清明节精神内涵,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更体悟到了革命先烈的光辉伟业及不屈的民族精神。”

咏诗追忆先烈

清明节当天,西宁市各单位纷纷以诵读经典的方式,敬先贤、颂英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践行绿色健康过清明的理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城西区胜利路街道办事处公园巷社区里,伴随着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来自辖区党建联盟单位、小区党支部、“两新”组织的朗诵爱好者们,分别演绎了《不朽》《缅怀先烈忆往昔感恩奋进谱新篇》《青松礼赞》等十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作品。

“今天的朗诵会上,我看到每个队伍都非常用心地准备了各类诗歌,我觉得通过以诗寄情、以诗言志这样的方式来缅怀先烈,很有意义和价值。”青海省地质调查局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朝说,活动让自己感受到了中国诗歌文化的艺术魅力,也让自己对中华传统节日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

“我们希望以诗文朗诵会的形式,诠释清明节的文化内涵和中国优美的传统文化。让辖区广大党员、群众通过诵读经典敬贤思齐、感恩思源,缅怀和感恩所有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而奋斗终身的先烈、先贤、先人,营造文明和谐的文化氛围。”社区党委书记肖红霞说。

4月2日,古城台小学操场上,一群少先队员正在开展缅怀英烈暨一年级分批入队区级示范活动。抗战老兵常存福就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入党初心和工作经历做了分享。古城台小学一年级和六年级师生们,一起通过吟、诵、唱等形式,表演了《中国少年》情景诗,以此追忆先贤、缅怀先烈、赞美生活、歌颂祖国。

除在现场举办诗歌朗诵会外,西交通巷社区、虎台社区、冷湖路社区,还充分利用群众微信群,邀请辖区居民以朗诵、清明知识互动等形式,缅怀先人,歌咏春天,畅想未来。

传承红色精神

清明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陆续迎来祭扫人群。群众在纪念馆门口出示“双码”后进入馆内,来悼念的人们怀着沉重与尊敬的心情,前来追寻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感悟先辈们的革命精神。

走进展馆,映入眼帘的是雕刻着西路军的壁画。继续前行,一幅幅图片、一件件文物无不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参观纪念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能够帮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历史。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作为一名共青团员,更应该认真聆听革命先烈的故事,学习伟大革命精神。”西宁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小马说,自己去年与两名好友相约一起参观了西路军纪念馆,未来也会坚持做这件事情。

水壶、草鞋、马灯……一件件文物整齐陈放在展台中,伴随着详细的文字介绍,再现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战士忠于理想、坚定信念、顽强不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伟大情怀。

通往展馆二楼的楼梯口,大型半景画多媒体场景《祁连巍巍》通过雕塑结合多媒体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的作战情景,令人感觉仿佛置身现场,极具视觉冲击。

“历史不能被遗忘,西路军舍生忘死的英雄精神值得被后代传承和纪念。”展馆内,带着孩子来参观的退役军人陈先生眼里闪烁着泪花,他说,自己之所以带孩子一起来,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树立坚定的红色信念,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1时,展馆内的人逐渐多了起来。漫步展馆,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一份份战场电报,都诉说着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身处逆境却顽强抵抗的悲壮故事。展馆内来参观的游人都久久驻足,盯着眼前的文图,认真观看。

“祁连山脉,书不尽铁骨忠心。戈壁黄沙,掩不住英烈英名。”这是最后一个展厅石碑上雕刻的两句话。皑皑雪山,留下了英雄们的铿锵足迹;漫漫黄沙,塑造了先烈们的巍峨雕像。为人民和国家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的先烈,终将为党和人民所铭记在心。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