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感悟党的百年伟业 献身乡村振兴事业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2-03-18     作者:马正军

一、学习践行全会精神,前提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忠诚担当,不辱使命。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放在首位,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脱贫攻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捍卫“两个确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紧跟核心融入血脉、植入灵魂,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

二、学习践行全会精神,重点是要积极适应形势,深学笃用,创新有为。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主责主业,主动学习、练好内功,加速补齐能力短板。始终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正视和解决农牧区发展建设中各种矛盾问题,在大局中把握主动,在全局中找准定位、在变局中寻求突破,真正让乡村振兴部门继续当好新青海建设的“排头兵”。

三、学习践行全会精神,关键是要勤恳敬业实干,用心谋事、踏实做事。始终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重大要求,持续推进“1+5+7+N”有效衔接、落地落实,强监测、抓帮扶,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这条底线。借助东西部协作、对口援青、中央定点帮扶等优势资源,拓展合作领域,创新合作模式,借势借力,推动受援地区发展。持续加强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让新村新貌、新风新尚成为青海农牧区的靓丽底色。

四、学习践行全会精神,落点是要真心服务为民,急民所盼,解民所忧。着力抓产业、稳就业、强兜底,促进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严格扶贫资产管理等举措,推动农村牧区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群众享受党的惠民红利;进一步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加速补齐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短板,持续改善农牧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为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