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日报记者 陈 晨
虽然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即将落幕,但安生钧依然十分忙碌——北京冬残奥会期间,他每天密切关注赛事,思索在青海残疾人运动员群体中该发展什么样的冰雪运动项目,进一步推广残疾人冰雪运动……他乐在其中:“参与文化体育活动,让无数残疾人重燃生命的火焰,重树生活的信心。我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有幸参与并见证,这是我的荣幸!”
近年来,我省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不断发展,在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我省代表队取得了历届以来参加全国残特奥会上的最好成绩,实现了我省安全参赛、展现精神、争创佳绩、传递友谊的参赛目标。
熠熠奖杯的背后包含着省委省政府对残疾人体育事业的关心关爱,彰显着我省残障人士不畏艰难、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也融入着青海残疾人文化体育工作者们的默默付出。
安生钧就是其中之一。
从参加全国第八届(杭州)残特奥会获得1金4银3铜,到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获得21金37银25.5铜,10年间,我省参加残特奥会的总奖牌数增长了近10.2倍,在成绩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作为青海省残联宣传部部长,安生钧一路见证着我省残疾人运动员的艰辛和努力,一直鼓励着他们乐观进取和自信自立,一起陪伴他们通过文化体育追求美好梦想。
“2008年,我带省上两个特有民族残疾儿童,参加了‘56个民族小使者北京奥运之旅’。这让我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对于日后做好残疾人文体宣传工作更有信心。”
为了鼓励更多的残疾人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物质文化生活,并由此达到健身康复的目的,安生钧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提升残疾人生活质量、展示残疾人风采、为残疾人群众办实事的文体活动上。在省残联党组理事会的支持下,他所在部门完成了环青海湖残疾人自行车赛的设置和运行;让省级残运会纳入到全省运动会的内容;针对特殊人群设置全省特奥运动会,策划推出射箭、篮球等年度单项残疾人体育赛事;推出群体性残疾人冰雪季活动……在他的努力带动下,我省残疾人体育赛事逐渐多了起来,残疾人能参加的文体活动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越来越多残疾人开始走出家门,拥抱美好生活。
多年来,安生钧一直关注着残疾人群体,并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们。
针对青海省残疾人竞技体育奖励标准偏低的问题,2020年,安生钧积极重启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健全人体育享受同一标准事宜。因协调难,多次无功而返,很多人建议他放弃。但他却说,“争取残疾人竞技体育和健全人体育同等奖励,是为了政策层面让残疾人与健全人享受同等待遇和福祉,残疾人运动员在各种大型残疾人运动比赛中摘金夺银为青海挣得荣誉,不仅实现了人生价值,还激励了更多残疾人活出自信、活出价值、活出精彩。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我们要倡导这种精神,要让赢得荣誉的运动员享受政策的红利!”
怀着一颗赤子之心,安生钧积极为残疾人事业“呼吁”“发声”。遇到不理解、不明白的,他反复耐心地向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解释,找国家行业标准、找兄弟省市奖励参照标准,不厌其烦解释残疾人体育的分级、竞赛规则等。经过反复多次地协调沟通和努力,2021年4月,该项政策终于落地,实现了残疾人与健全人竞技体育奖励同等标准。
在他这种精神的感染下,各行各业越来越多有情怀、有爱心的人士都在用实际行动和自己的方式为助残事业助力、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