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源革命,确保能源供应,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完善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政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连日来,如何立足青海实际,全面加快推动“四地”建设成为代表委员热烈讨论的话题。
金花委员说,当前,青海全省上下着眼大局大势,凝心聚力加快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为助力能源强国建设作出青海贡献。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依托丰富的太阳能、风能资源,以及大面积沙漠、戈壁、荒漠化土地资源,借助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利好政策,实现了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建成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如何大容量、长距离、高效率地将西部清洁能源输送到中东部能源消纳中心,成为加快“西电东送”工程建设,提高清洁能源利用率、优化中东部地区能耗“双控”,助力全国“双碳”战略的关键所在,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必由之路。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输送距离、输送容量,减少输电损耗,降低输电成本,希望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规划实施海西州至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中部地区特高压输送通道,并于“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实现东西部地区电力输送,资源高效配置。
韩文林委员说,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资源丰富,是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具有地处高原、日照充沛、气候冷凉干燥、病虫害少,种质优良等优势,在推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建议完善高原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基地建设布局,健全完善一批体现各区域特色及优势、引导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的高原特色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建立完善绿色有机农畜产品标准体系,建立大数据分析预警机制,探索建立农畜产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落实风险评估和风险提示制度,打造一批地域特色突出、产品特性鲜明的区域公用品牌,创新品牌宣传推介方式,实施精准品牌宣传,让品牌从单向传播转变为互动传播。
阿生青、孔庆菊代表表示,当前,青海省正在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但在打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困难。“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实施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明确支持旅游领域重点公共服务和智慧管理设施提升,着力培育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文化特色鲜明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希望文化和旅游部在加大对青海省重大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在茶卡盐湖、金银滩原子城等重点生态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上给予指导与支持;在设立国家级河湟文化生态实验保护区工作上给予指导和支持,推动加快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以生态旅游为载体,展示生态环境保护成果,助力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