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要闻

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 为“四地”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1-10-12     作者:苏玉奎

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在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两次踏上青海高原考察,对青海工作寄予厚望,提出“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四地”建设重大要求等。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青海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青海篇章的决定》,海南州、贵德县两级党代会立足地区实际,擘画未来五年发展蓝图。这些既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遵循、科学指南,也是奋力实现目标任务的战略指引、行动纲领。学深悟透、弄懂做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省州县委重大决策部署,组织部门必须强化高质量党建引领,努力打好建队伍、强基础、聚人才的“组合拳”,为“四地”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抓管理促规范,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施“一把手优化配备”工程,注重选拔政治忠诚、素质过硬、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担任党政正职;围绕“四地”建设,注重选配熟悉特色农牧业、生态环保、全域旅游、清洁能源等专业型干部,切实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健全选贤任能制度。探索建立干部差异化考察办法,不断提高考察工作质量。落实政治表现和廉政情况“双鉴定”“三签字”制度,规范干部选任工作。强化政治监督,健全领导班子定期回访评估和领导干部“能上能下”机制,鲜明树立“优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导向。培养年轻干部队伍。加大选调生、公务员招录力度,激活干部队伍“源头活水”。实施年轻干部“递进式培养、动态式储备”计划,完善年轻干部常态化选拔任用和党委(党组)培养监测预警机制,不断优化成长路径,确保年轻干部使用上有梯队、选择上有空间。

抓基础促提升,筑牢坚强有力的战斗堡垒。“四地”建设,重点在强化基层,关键在筑牢基础。提素质上寻突破。制定村干部五年制培养计划,实施“头雁”能力建设和“两委”成员素质提升“双基”工程,力争下次换届时实现村(社区)“两委”成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占比翻一番。建立“一肩挑”后村(社区)主要负责人权力运行监督和激励约束机制,让村(社区)干部想作为、善作为、有作为。建载体上求创新。巩固“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成果,实施“基层党组织‘凝慧强基’工程”,以县委书记党建项目为抓手,聚焦“四地”建设和乡村振兴,注重在建强组织、党员管理、为民服务等方面创特色、出亮点,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领导力、凝聚力、战斗力。促发展上再聚力。紧抓乡村振兴发展战略重大机遇,依托区位优势,用足资源禀赋,开展“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先进村”培育工作,立足创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实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抓保障促服务,汇聚担当奉献的优秀人才。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四地”建设需要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充分利用对口支援、高等院校等平台,实施“‘四地’人才”培养工程,通过研修培训、学术交流、项目资助等方式,培养一批党政、专业技术、农村实用等方面专业紧缺型人才。深入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让“田秀才”“土专家”成为“四地”建设主力军。抓好人才项目落实。突出“高精尖缺”导向,用好“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导师团”“名医、名家工作室”,巩固扩大紧密型医联体、医共体辐射效果。依托援建力量,建立柔性引进和外送输出“互培互挂结对”机制,每年柔性引进和外出培训一定数量的专业型干部,组织开展科研、合作和培训等,激活县域人才驱动引擎。健全人才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引才引智办法,兑现住房补助、薪酬待遇等政策,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和激励机制,鼓励各方面优秀人才为地区发展建功立业。

(作者为中共贵德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