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型藏戏《意卓拉姆》精排版剧目汇报演出在青海大剧院举行。省政府副省长杨逢春及副秘书长王志忠、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吕育忠及省委宣传部、省民宗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体育局等部门领导,州委、州人大、州政府及州直相关部门领导,以及特邀专家与1000余名观众一同观看了汇报演出。
藏戏《意卓拉姆》是基于80年代初期创排的经典剧目《意乐仙女》为原型和基础,于2018年由黄南州民族歌舞剧团新生代创作团队倾情编排的一台大型藏戏剧目。2019年该剧成功申报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项目,同年5月在青海大剧院正式汇报演出,并荣获第八届青海省文学艺术奖。该剧作为安多藏戏中较为典型的传统剧目,是一台能够代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藏戏发展水平的经典剧目。整部剧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创作和提升:一是重立主线。以“诺桑王子和意卓拉姆的爱情故事”作为整部戏的主线,意卓拉姆解救五百宫女的善良举动,以及顿珠华姆和哈日巫师为争取权利而采取行动等内容作为副线,把整部剧的主线和副线部分梳理得更加鲜明动人。二是提炼主题。突出以“真善美”为主题,切实弘扬社会正能量。在不失藏剧民族性和本土化韵味的基础上,积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为主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重做音乐。为更好地给传统藏戏赋予新时代的生命,对整部剧目音乐进行了“MIDI+乐队”的形式修改和提升,音乐中既使用了传统民族乐器——扎木念和竹笛,同时还使用了小提琴、大提琴、琵琶等多种管弦乐曲正声。四是升华场景。原剧目中场景色彩比较单一,对刺激和阴森的一些场景缺乏技术处理。对此,专门设计了两场牢狱戏场景,从而提高整部戏中场景色彩的丰富性和可看性。五是提升服装。鉴于极个别服装风格搭配不统一的问题,在对整台剧目服装文化符号和特色风格进行统一修改的基础上,按新的故事情节重新设计定制了整套服装。
各级领导及专家们纷纷表示,大型剧目《意卓拉姆》让观众耳目一新,突出特色,守正创新,代表了黄南藏戏剧种品格、现代品质和当前艺术高度的作品,整剧立意发扬了民族文化,是民族戏剧的优秀传承,既要打造成青海民族文化的精品剧作,又要打造成全国示范剧目。
演出结束后,24日至25日,在省民委和省文化旅游厅的牵头下,分别组织召开了藏戏《意卓拉姆》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专家评审会及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意卓拉姆》专家评审会。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原所长刘彦君、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陈智林等8名专家对剧目进行了评审并一致顺利通过。
会上,州政府副州长叶忠措对大型藏戏《意卓拉姆》剧目创作和提升情况进行了汇报。她表示,自我州大型传统藏戏《意卓拉姆》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同时又被国家民委入选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参演剧目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并做出安排部署,提出“本着让传统戏剧焕发时代风采的美好愿景和艺术使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委和省级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进行修改提升”的具体要求。她强调,虽然大型藏戏《意卓拉姆》在保留传统剧目本体的基础上,从主线、主题、音乐、场景、服装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修改和提升,突出以藏戏本体艺术特征与藏族歌舞个性,展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但受到二度创作团队的专业水准和艺术修养,以及政府资金投入等多方面条件限制,该剧还有很多提档升级的空间没有充分的挖掘和表现出来。下一步,我州将严格按照各位领导和专家们提出的意见建议,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修改提升作品质量,以更好、更高的艺术水准,带着黄南29万各族群众的美好祝愿,去参加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