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党建引领】黄南州“硬核”举措巩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

来源:黄南报     发布时间:2021-04-09    
黄南州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高位推进、突出党建引领、深化“三治联动”、完善“五大体系”,全盘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起力量同向、齐抓共管的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引领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气象,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保障。

坚持“高位推进”,形成贯彻落实“一盘棋”。把做实做细做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与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同安排。一是精心谋划部署。将基层社会治理纳入全州深化改革重要内容,以州委、州政府名义制定下发《突出党建引领深化“一核三治”打造地方治理“黄南模式”的实施意见》,提出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实施步骤等,明确了“任务书”、规划了“路线图”。二是强力推进落实。州委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等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制定任务清单,坚持把抓基层社会治理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全力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州、市县委组织部举办专题培训班,加强对乡镇党委书记、组织委员等具体主抓人的指导培训,形成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的工作格局。三是强化督促指导。将基层社会治理与推进“抓乡促村”有机结合起来,实行州、市县领导干部联乡(镇)包村制度。州委落实“2+10”党建例会制度,多频次听取各牵头单位、各市县就推进落实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经验做法,以严督实导推动工作任务传递到基层“神经末梢”。
突出“党建引领”,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引领力。一是强化政治引领。把学习贯彻领袖思想作为强化思想政治建设的“魂”和“纲”,深入开展爱国、感恩、法治教育,推动领袖思想深入千家万户,先后举办基层党支部书记和党员集中轮训等能力提升培训班80余期,参训1.1万余人次。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各族干部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思想行动自觉不断坚定。二是建强组织体系。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在移民搬迁点、社区楼宇片区及矛盾纠纷突出重点乡镇建立跨区域联合党工委15个。深入实施“抓乡促村”工程,全州已有28个乡镇和191个村达到乡镇“六化”和村级“六个基本”标准,力争今年年内所有乡镇和村均完成达标创建标准。推动全州262个村全面“破零”,51%的村集体收益已达10万元以上,有效解决村级组织无钱办事问题。三是建强班子队伍。实施“213”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村干部后备人选和入党积极分子2866名。96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素质提升工程。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机制、稳妥有序推进“一肩挑”。截至目前,全州95.4%村(社区)实现“一肩挑”。
深化“三治联动”,夯实基层治理“稳压器”。构建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一是强化自治主体作用。全州262个行政村全部修订完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村规民约》。打造文化长廊展板,制作发放藏汉双语《推进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宣传彩页13000余册,大力营造和倡导农村牧区文明新风,提升乡风文明。结合“人员大培训、岗位大练兵、环境大整治”,积极组织村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卫生保洁和村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强化德治基础作用制作“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建筑围档,新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5个,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积极开展“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评选表彰活动,全州60%的村镇设“善行义举榜”,征集挖掘家风家训200余条,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索南家打造为家风教育基地。举行“书香黄南·礼赞新中国”全民阅读启动仪式,发放倡议书500份,成立推进“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推动学习强国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三是强化法治保障作用。全面落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制度,在全州262个村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建成州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5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36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室281个,法律援助视频接待席5个,构建起“实体+网络+热线”的立体式维权法律服务网络。将全州公益性岗位人员、村(社区)“两委”成员、包村(社区)和联点单位干部全部纳入网格员管理,全州共划分网格4039个,配备网格员4763人、网格长975人。
完善“五大体系”,构筑齐抓齐管“集体网”。建立健全党建引领、统筹联动、服务群众、风险防控、政策保障“五大体系”。一是健全党建引领体系。落实州县乡村四级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县级领导联村、乡镇领导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县直单位结对“四个一”工作制度,健全基层党建责任、任务、问题、实绩“四张清单”。建成运行“一台六库三中心”为框架的“黄南先锋”智慧党建云平台,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社会治理中的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二是健全统筹联动体系。构建州级统筹主导、县级组织实施、乡镇抓好落实的联动机制。构建“大党建”格局,充分发挥纪检、宣传、统战、政法、农牧、民政、财政等相关部门职能优势,强化协调配合,凝聚工作合力,形成全州上下“一盘棋”格局。建立情况通报协调机制,由州、县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召开调度协调会,通报工作情况,研究重大事项,及时协调解决问题。三是健全服务群众体系。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实行州、县直机关单位与村(社区)“1+1”结对联系制度,探索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对接清单、问题清单”机制,在帮扶推进脱贫攻坚基础上提升治理水平。充分发挥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基本保障任务清单,对群众求助和投诉进行统一登记、分类处置、限时办结,努力做到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四是健全风险防控体系。成立各领域巡逻、巡防、联防队,构建群防群治治安联防体系。依托“雪亮工程”,健全完善重点人员帮教管控、社会治安形势分析研判、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等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立健全扫黑除恶、诚信“红黑榜”等长效管理机制,预警预防各类风险隐患。五是健全政策保障体系。健全以财政投入为主、各类专项经费为辅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经费保障机制。将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及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加强督查考核,年底对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推进不力、效果不明显的进行约谈提醒或组织调整,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落细落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