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明确工作职责、坚定服务意识,迅速进入角色开展工作,黄南州把跟进做好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培训作为助推乡村振兴、强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突出“准、广、活、严”四个特点,为推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注入新动能。
高度重视,培训设置突出“准”。针对换届后村(社区)“两委”班子调整面大、新常态下发展任务重的实际,村(社区)党支部换届一结束,州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指导小组就对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履职培训做出具体安排,由各市县委组织部详细了解参训村(社区)干部的学习需求,征求对培训计划内容的意见建议,围绕“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紧盯新任村党组织书记思想、工作、作风中的短板弱项,精心筛选设计培训课程。聚焦政策理论,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组织和党组织带头人的相关论述和要求,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州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重点任务,持续提升思想政治素质。聚焦党建工作,紧扣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等,详细解读《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持续提升抓党建、强班子的水平。聚焦群众工作,安排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工作等内容,引导村党组织带头人增强群众观点,提升能力素质。聚焦产业发展,重点围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发展乡村旅游、紧盯项目做强产业等内容,拓展发展视野,增强事业心。
主题鲜明,培训内容突出“广”。从强化责任担当、抓实党建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等三个方面,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河南县突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题,多角度、多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学员在理论教学和交流实践中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全面提升抓党建强产业促振兴的能力。泽库县邀请省委党校教授重点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届五中全会进行辅导解读。组织学员就新时代如何做好群众工作、提升履职能力进行深入研讨交流,让全体学员参与进来,开阔视野,理清目标。同仁市组织8名县级领导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用信息化提升党建水平等内容进行专题讲授,围绕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情况与学员面对面地开展访谈式交流,引导学员认清形势,理顺思路。尖扎县专门安排党史学习和党性教育,邀请党史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组织学员参观黄南州第一批省级党支部组织生活共享阵地“尖扎县昂拉千户府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员在党史学习和党性实践中砥砺初心使命,激发奋进热情。
精心设计,培训形式突出“活”。采取党校教师讲理论、领导干部讲实践、党务干部教方法、基层干部谈感受的教学方式,既注重理论辅导,又重视实践指导,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同仁市在培训过程中围绕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村干部开展讨论,鼓励连任村干部用生动的事例分享自己干事创业、服务群众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切实提高了新任村(社区)“两委”干部的政治担当、履职能力和工作水平。河南县邀请有关部门单位业务骨干、优秀村(社区)党支部书记等人员担任教师,综合运用情境式、访谈式、研讨式、“观摩+点评式”等教学方法,不断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吸引力,让学员听得懂、学得活、想得深。尤其是受邀授课的县级领导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用百姓爱听、能懂的朴实语言谈感受、话发展,用鲜活的数字和生动的案例谈变化,给学员豁然开朗的感觉。泽库县利用2天时间组织43名新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赴格尔木市将军楼,新华村,红柳村仁达合作社进行现场教学,组织新任村干部进行集体就职宣誓,通过宣誓的方式增强了新任村干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尖扎县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如何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迅速提高理论学习能力、带头致富能力、服务群众能力、民主管理能力及廉洁从政能力等“五种能力”作了详细的指导,进一步帮助新任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迅速转变角色、尽快融入角色。同时,各市县还安排学员精读原著、理论测试、开展影视教学等,进一步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强调规矩,培训纪律突出“严”。培训期间,各市县普遍建立健全学习培训情况登记管理、考核评价、质量评估、跟踪督查制度,认真贯彻《青海省干部教育培训学员管理规定》,从严落实管理要求。在考核管理方面,将学员档案、考勤管理、学习情况全程在线纪实、跟踪,做到了人员、时间、内容、效果“四落实”。在培训学习过程中,要求参训村干部按时签到、按位就座、按组开展互动交流学习,确保参训率达100%。在教学评估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随时进行学习反馈和教学效果评价,帮助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设计,全面提高培训水平。同时,建立学习成果转化制度,培训结束后,通过开展培训学习成果汇报会、心得交流会、提交书面报告等方式,确保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