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黄南州住建局深入贯彻落实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洁净美”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精神,聚焦“念好十字经”要求,抓住薄弱环节,补齐补足短板,实现城乡环境整洁有序,居住环境生态宜居,城乡面貌显著提升。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责任。州县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专项行动开展,印发《黄南州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洁净美”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逐级及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细化方案,实行“分管领导包行业、各个部门包片区,县级干部包乡镇、乡村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社、社干部包农户”的责任制,形成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的工作格局。同时,各市县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和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作用,分人分段,划分卫生清扫责任区域,确保各路段和公共区域都有人负责清扫。

落实精细化管理,优化市容环境。大力倡导“721”工作法,持续开展治理占道经营、违法搭建等行为,建立健全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台账。督促全州18家危险废物单位,落实危险废物转移处置等制度,严格落实“6个100%”措施,对扬尘治理工作不力的项目下发停工通知书15份,整改通知书32份。及时修复损毁路面,安装维修护栏、路灯等66处,规范各类标识牌、户外广告牌等89处,更新更换脱落安全警示牌、商铺门头等123个。完成泽库县城7.7公里污水主管网改造项目,修建河南县生活垃圾分拣处理设施1座,铺设污水管网45公里,城镇污水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到86.41%和97.62%。清理城镇街道隔离栅栏、空中“蜘蛛网”“黑杆子”、灯箱等112条。制定《公共租赁住房小区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加大住宅小区清扫、保洁工作等工作,提升城镇环境质量。

补齐市政短板,提升宜居水平。投资28.8亿元,重点实施四市县城区市政道路、环境综合整治、旧城改造、地下管网等各类项目132项。实施同仁市城北新区13.73公里市政道路和8.9公里的隆务河景观带整治工程。实施62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3870户。围绕节能降耗目标任务,改造完成泽库县吉祥小区集中供热燃煤锅炉、河南县一、三期集中供热燃煤锅炉。加大对破坏市政设施、环卫设施、园林绿化行为的查处力度,拆除破损地坪1320平方米,维修、安装路灯2000余盏,加强道路维护,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城镇保洁,促进环境更洁更美。积极动员全州各市县、各部门和单位,每周积极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清扫活动,全州共开展卫生集中整治活动40余次,参与人数达20万余人。通过周督查、周通报,月通报约谈制度,促进工作落实,州县创卫周督查40余次,州级层面大督查3次。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与环卫司助人员签订《生活垃圾清运驾驶员岗位目标责任书》,建立“四定”管理制度及环卫工人绩效考核制度,尖扎县在全州率先采用人工和机械结合的方式清扫作业,实现了机械化清扫。规范餐厨废弃物处置工作,出动执法人员35人,车辆8台,对全1200余家餐饮服务单位签订《餐厨废弃物处理承诺书》,坚持垃圾日产日清日填埋。

突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乡村宜居水平。通过“河(湖)长制、街长制、路长制、片长制、组长制”的“五长制”治理模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和水平。各市县完善乡村环境卫生整治机制,实行村民“红黑榜”制度。以我州34个环境整治重点示范村为主,全面清理露天集中堆放垃圾、房前屋后垃圾、“牛皮癣”小广告等。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河道清理工作392次,累积出动干部群众2.6万余人,清除各类垃圾13.5余吨。组织沿线各乡镇及交通城管等部门,对公路两侧违章建筑、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集中整治。组织人员清理随意丢弃的病死畜禽尸体,回收废旧农膜等农业生产废弃物共2.5万公斤,配套符合环保要求的处理设施。收集各养殖场(户)的畜禽粪污,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建设尖扎县能科乡、当顺乡等5个乡镇垃圾填埋场。全面整改销号城乡垃圾乱堆乱放形成的各类非正规垃圾堆放点64处,让城乡人居环境变得越来越美丽、越来越舒适。强化宣传教育,树立城乡环卫新风。建立健全“洁净美”专项行动联络员制度、专项行动微信群,及时发布信息。利用宣传栏、悬挂横幅、城管执法车喇叭播放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维护公共卫生环境的参与度。共悬挂横幅352余条,张贴整治公告4200张,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0余张,形成人人关心人居环境、人人参与环境整治的良好氛围。同时,党员干部身体力行带头参与和组织群众开展专项行动,引导教育群众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营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整治环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