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黄南州政协主席林华旦参加州政协十三届第七次会议第三组(教育、科技、卫生)小组讨论会,与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共同讨论黄南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报告、黄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共商改革发展大计,面对面听取委员的意见建议。
会上,委员和列席同志各抒己见,踊跃发言,会场气氛热烈。张昭、李延林、马继英、杨文杰、索南多杰、项青扎西、西热尖措、佛秀芳、曹德荣、巴音巴图、妥孙录、多杰仁青、刘玉华等委员和列席同志先后发言,大家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围绕教育教学、民族文化、政协提质增效中的具体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林华旦指出,政协委员和列席同志心系基层群众、心系基层工作、心系黄南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发表真知灼见,反映了基层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对推进州委、州政府和州政协工作大有裨益。十三届委员在履职期间,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满足黄南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以对党和人民事业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职、倾力奉献,为推动全州经济、社会、改革、稳定等多方面作出积极贡献。黄南五年来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委员们的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共同奋斗。全体委员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全面落实省委、州委各项决策部署,抢抓新发展机遇,融入新发展格局,在奋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打造共同富裕黄南样板中展现担当作为。
林华旦认为,乔学智州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个提纲挈领、落实落细的报告,是一个体现高位引领、务实创新的报告,更是一个提振士气、催人奋进的报告,全面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要求部署。“十三五”时期黄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巨大进步,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五年来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五年来的变化是深层次的、根本性的,正如王建军书记在全省两会参加黄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山水黄南”打造了一张好名片、“三区建设”找准了一个好路径、“一核三治”构建了一个好模式、脱贫攻坚交上了一个好答卷、强基固本带出了一个好风气,是全省涉藏地区发展变迁的缩影。一是在维稳逆境中奋勇前进。探索形成了党建引领为核心,法治、德治、自治相融合的“一核三治”地方治理体系,为全省地方治理提供了“黄南模式”和“黄南方案”,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二是在小康道路上披荆斩棘。累计投入89.38亿元,顺利实现了5.01万人脱贫、105个贫困村全部退出,一市三县脱贫“摘帽”,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三是在生态保护中担当作为。全州国家级公园总数达到7个,打造了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国家文明建设示范县等一批在全省排上号的生态文明样板,率先在全省推行“林草长制”,生态保护优先意识已深入人心,天蓝、水绿、草美、山青成为了最美的生态音符。四是在追赶步伐中砥砺前行。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综合实力增势强劲。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财政支出突破百亿大关,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两年实现翻一番的目标,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5.9亿元,即将实现全境高速,再过几年高铁、机场都将建成。同时,饮水、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高速发展,同仁撤县建市,全州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得到历史性改善,追赶步伐明显加快,成为全省发展速度最快、综合实力提升最显著的地区。五是在优势领域中阔步前行。积极融入全省、全国发展战略,有机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个,占全省问题的三分之一,有机认证产品数量达到43个,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文旅融合全面推进,热贡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深入推进,民族文化,特别是“非遗”得到全面保护传承和发展,“西域胜境·神韵黄南”旅游品牌走出青海、走向全国,德吉村等一批特色旅游景点兴起,文化旅游业已成为富民强州的朝阳产业。六是在改善民生中持续发力。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例多年保持在80%以上,就业状况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医药卫生改革取得实效,让广大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林华旦强调,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是政协事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更是时代赋予政协的历史使命。面对新思想、新理念、新举措、新部署,全体委员必须以时不待我的精神,学习履职需要的新本领,努力做到“善学习、勤思考、会表达”。一要“善学习”。面对新形势,政协委员必须不断自我加压,切实练好内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把学习摆在首要位置,努力提升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要着重学习领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央、省委、州委政协会议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政协工作的新要求,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保持一致;要加强政协统战理论学习,掌握政协工作的方式方法和原则要求;要加强对国情、省情、州情的学习和掌握,以全局性、战略性的眼光履行好委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二要“勤思考”。建言前要对发现的问题、听到的建议、收集的社情民意加以科学分类,进行认真分析、整理和归纳,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找出共性的、值得借鉴的东西,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通过思考区分好事物的现象和本质、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出主意、想办法,把纷杂的各种现象加工精炼成内在规律,提出“一家之言”,提出有创见的思路和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对策。做到参政议政“切实不表面”,进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和建议。三要“会表达”。会表达是委员参政议政的基本功和重要途径,政协委员不仅要敢讲话,更要敢讲真话,勇于反映一些不同意见,努力保持社情民意的原汁原味,使党委政府获得其它渠道不易掌握的民声民愿和建议批评。注重说话的技巧,提高说话的艺术,使自己说的话让别人听得明白、听得进去、能够理解,力求言之有理,力求言之有序,做到逻辑严谨、条理清晰。同时,要注重提高书面表达能力,进一步加强撰写调研报告、提案、社情民意的语言文字修养和锻炼,做到思路明确,文字简洁朴实,铺陈直叙,真正做到建言建在点子上,献策献在关键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