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肩负全州人民的重托,出席黄南州第十五届人大七次会议的人大代表和列席政协委员昂首走向州会议中心。未来几天,他们将在这里行使人民赋予的神圣权力,代表人民发声,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建言高品质生活愿景。代表委员们戴着口罩,沿着台阶拾级而上,精神饱满、步履坚实,经过现场测温、安检门检测之后,依次进入会场。
上午9时,黄南州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正式开幕。全体起立,奏唱国歌,雄壮、嘹亮的国歌声响彻会场,激动与豪迈在大家心中回荡。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州委副书记、州长乔学智走上报告台,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和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非常之事,全州上下集中精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面建设山水黄南、高质量推进“三区建设”,在大战大考中经受住了严峻挑战,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交出了一份体现黄南效率、彰显黄南担当、展现黄南力量的答卷。全年地区生产总值109.4亿元,增长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9.7亿元,增长14.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增长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74亿元,增长36.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19.6亿元,同口径增长17.8%;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31元,增长7.5%,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元大关,达到10708元,增长7.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6%。——五年来,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开拓创新、厚积成势,实现了经济发展的新跨越;五年来,我们在攻克贫困堡垒中精准施策、尽锐出战,书写了消除绝对贫困的新历史;五年来,我们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坚守红线、厚植绿色,扮靓了山清水秀的新家园;五年来,我们在加快文旅融合发展中传承文化、打造美景,拓展了“诗和远方”的新境界;五年来,我们在推进涉藏社会治理中创新机制、探索路径,打造了一个有章有法的新样板……报告中的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指标,见证了全州广大干部群众这一年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勇于担当、顽强拼搏的风雨历程。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亮点频现、鼓舞人心,为“十三五”划上了圆满的句号。报告声声入耳、句句入心,代表委员们热烈的掌声一次次响起,是共识、是期待,更是决心。


马祥成代表豪情满怀:“报告政治站位高,务实、接地气,很好地回应了百姓期盼、社会关切的重大问题,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和黄南实际情况,安排今年和‘十四五’工作重点突出,操作性强,便于基层聚力聚焦,抓好贯彻落实。通篇体现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新的发展目标激人奋进,这让我们对明天,对未来充满信心和期待。”“这是一份鼓舞人心的好报告!”走出会场,才让代吉代表激动地说,“报告振奋人心,2020年和‘十三五’各项工作总结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对2021年的工作安排部署站位高,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为广大代表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指明了履职方向、找准了工作重点。”


马育林委员也有着无尽感慨:“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建党100周年。作为一名工商界别委员,聆听了乔学智州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感觉非常实际,非常贴近民心,使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回去后,我一定要把这次会议的精神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认真履行委员职能,为今后黄南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报告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形势,客观实际地指出了全州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对全州下一步发展具有指导性。作为一名来自生态保护和建设一线的务林人,我深深感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已经深深植根于我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族人民群众心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也已经贯穿于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从‘生态立州’到‘一优两高’,从‘三区建设’到山水黄南,无不体现出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我坚信,只要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三个最大’的殷殷嘱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的祖国必将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家园必将更加和谐美丽,我们的生活也必将更加美满幸福。”周国荣委员道出了自己的心声。美好蓝图已绘就,凝心聚力向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信心满怀,他们表示将群策群力、履职尽责,锐意进取、干在实处,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创新良策,共谱奋斗华章,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