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南州公安系统紧紧围绕“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主动作为、善谋勇为、勇于亮剑,有效维护了全州社会政治稳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的态势,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全州“十三五”规划稳步推进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州各级公安机关围绕“六清”行动部署要求,始终坚持把摸排、核查线索作为开展专项斗争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力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州涉黑恶案件6起,办结率100%;共受理摸排线索153条,办结153条,办结率100%。始终将“行业清源”作为“重头戏”,按照面上治标、打击治本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共检查重点行业、娱乐场所2523家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160余处;共查处涉赌涉黄案件43起,抓获违法人员224人;查处无证、超速、饮酒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4.3万余起。同时,结合“千警入户守平安、法律宣传进万家”活动,针对“涉藏维稳、扫黑除恶、电信诈骗、识毒防毒”等相关知识及法律法规,全面发动民警、辅警进村入户开展全方位、多角度、零空白的精准宣传、深度宣传,对全州专项斗争开展情况、满意度进行摸底调查,激发全社会参与支持专项斗争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确保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期间,走访群众4.35万余户,发放宣传材料6.18万余份,张贴海报1万余张,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咨询1050余次。
加快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人、地、物、事、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与“吃、住、行、销、乐”等基本活动轨迹的采集和管控,切实加强党政机关、油气热电水、医院、学校、金融机构等重点单位的安全防范,对党政机关、重点企以及重点行业等100余家内部单位进行安全大检查,发现并整改隐患26处。认真落实枪爆等危险物品管控,推动寄递物流行业落实公共安全工作制度,全面实现寄递物流业实名登记、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个100%工作目标。同时,充分发挥综治网格防控体系整体效能和支撑作用,引导、组织、发动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人民联防队员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全州由3.04万名网格巡控员组成的652支联防组,全面开展街面巡逻、小区安保、村社执勤等工作,构筑起全覆盖、无缝隙的巡逻防控网络。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结合黄南维稳实际,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全面推进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将各类不稳定苗头和动向消除在萌芽阶段。着力建立打击犯罪新机制,全面推进刑事案件“两统一”和公安机关规范执法办案机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在全州范围内组织开展“破案会战”“云端2020”等专项行动,加强对八类主要案件、年前积案的查破力度,各类刑事案件383起,抓获作案成员106人;共受理治安管理案件484起,查处474起,结案426起,查处违法人员805人,同比查处上升27.53%,结案上升26.41%;查处涉毒案件6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12人;共受理经济犯罪案件12起,立案10起,破案9起,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面强化安全教育管控。在贯彻落实国家出境护照“按需申领”政策的同时,结合维稳实际情况,实行出境护照“承诺、保证、联审”以及“护照集中统一管理”工作制度,积极营造稳定有序的出入境管理服务环境。截至目前,共受理审批公民因私出国(境)申请69人次,审批63人次;检查涉外宾馆89家,治安卡点26次;受理审批签发外国人签证11人次;疫情期间排查列管常(临)住外国人218人,未发现新冠肺炎确诊和疑似病例。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省公安厅关于继续深入推进看守所“五化建设”、拘留所“三项重点工作”以及对看守所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年工作的部署与要求,全力保证监管场所安全稳定。目前全州共有4个县级看守所,累计收押158人,共有4个县级拘留所,累计收拘362人,均未发生安全事故。
全面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目标导向,派出所实行“双语”服务,通过打造“民族语言+汉语”的双语警务品牌,为少数民族提供贴心服务、精准服务;在办理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具体事项中,大力推行“阳光警务”,增加透明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快捷高效地办理有关事项,真正让群众满意;全面落实警务机制改革,简化户籍办理程序,通过“微信、微博、抖音”推送工作流程所需材料,有效应用“互联网+公安阳光警务平台”,开展案件办理公开、网上查询、网上预约、便民服务,印制警民联系卡,建立警民微信群,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警民关系零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