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脱贫攻坚】黄南:突出严管厚爱 锻造脱贫攻坚队伍

来源:黄南报     发布时间:2020-11-02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黄南州始终坚持把扶贫驻村干部队伍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支重要力量,通过强化组织引领、突出严管厚爱、建立长效机制,培育了一支懂扶贫、善帮扶、作风硬的脱贫攻坚队伍,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凝聚了强大合力。

image.png

党建引领,以高位部署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核心工作来抓,强化党对扶贫驻村工作的领导和管理,实现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的双融双促双提升。一是靠实责任促落实。制定下发《关于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实行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制的通知》,建立州级领导干部包抓乡镇、四县县级领导干部包抓贫困村责任制,全州33个乡镇、238个贫困村领导干部包抓工作实现全覆盖。构建县、乡、村和派出单位、扶贫驻村干部“五位一体”的责任落实体系,形成市县党委抓领导、派出单位和乡镇党委抓组织、扶贫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扶贫驻村工作提档升级。二是健全机制强保障。制定出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项行动计划”》,聚焦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突出宣传教育、素质提升、人才聚集、关心关爱、责任落实等10项行动30项具体措施,进一步细化了抓党建促脱贫“责任状”“任务书”。建立健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工作例会制度,州委书记每季度随机听取2个市县和10个州直党委(党组)书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各市县委扶贫驻村工作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会议了解扶贫驻村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在乡镇建立周督导、扶贫驻村干部周例会上报机制,进一步压实乡镇党委管理责任。三是严格督导促提升。将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始终,全面启动扶贫领域专项督查巡察机制,严肃查处扶贫驻村干部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案件,落实脱贫攻坚工作约谈问责制度,集体约谈推进不力的扶贫驻村干部派出单位党组织书记16名、约谈提醒扶贫驻村干部67名,为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提供了坚强的纪律保障。四是述职考核强核心。建立州县乡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四级联述联评联考机制,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县乡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县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领导干部骨干带头作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等情况,着力推动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责任落到实处。

image.png

严管厚爱,以担当作为锻造扶贫队伍。牢固树立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的用人导向,强化能力提升,激励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担当作为。一是健全关爱机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25条措施》《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大力选拔脱贫攻坚工作中实绩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脱贫攻坚以来,全州提拔任用或晋升职级的优秀扶贫干部、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306名。细化强化驻村“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生活补贴、专项工作经费、生活补助、参加保险、带薪休假等保障措施,将组织关怀、组织温暖落实在日常、融入在经常,保障驻村干部踏实驻村、安心驻村、轻装上阵。二是注重一线历练。建立干部交流任职机制,积极搭建一线磨炼平台,选派年轻干部赴脱贫攻坚一线岗位压担锻炼,促使年轻干部在最复杂、最困难的环境下接受考验,增长才干;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选派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和日常学习、考勤及请销假、工作纪实、公示监督、每月工作情况督查通报“五项制度”及“十必须十不准”行为准则,编印《扶贫驻村工作民情日记本》等,切实以制度建设推进扶贫驻村工作队履好职、尽好责。三是强化素质提升。围绕全面提升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扶贫干部脱贫攻坚能力,印发《关于聚焦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施方案》,分层级开展系统培训,把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州县委党校各主体班次必列课程,全面加强培训辅导。近三年分级负责、分领域覆盖举办各类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班42期,培训干部3298人(次)。四是树立先进典型。多渠道、多形式、多举措宣传树立扶贫驻村干部典型,在《黄南报》开设“全州最美第一书记”专题,对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宣传;在“黄南先锋”智慧党建平台定期推送扶贫驻村干部典型事迹和经验做法。2017年、2019年全州隆重命名表彰20名“十佳”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和10名“全州最美第一书记”。一批批先进典型的不断涌现,让扶贫驻村干部学有目标、赶有榜样。

image.png

完善机制,以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我州继续优化健全扶贫驻村干部长效机制,切实推进扶贫驻村干部成为实施乡村战略的助推人和践行者。一是完善人岗相适选任制度。提前建立完善第一书记人才库,拓宽第一书记选派渠道,综合考虑第一书记知识背景、行业背景、工作经历,按照“部门职能对应、专业特长相适、优势资源互补”原则,在实施乡村振兴选派第一书记时进一步增强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做到人岗位匹配,优化组合。二是强化党建引领机制保障。抓住明年村“两委”换届契机,全力推进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一核三治”村级治理体系,推动党的领导、民主管理、依法办事有机融合,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成员,健全完善提升乡村振兴水平的长效机制,为第一书记发挥作用打下坚实基层基础。三是建立健全关爱激励机制。继续健全完善务实管用的关心关爱制度,用好的制度来激励扶贫驻村干部发挥作用,对表现优秀的第一书记在晋职晋级、职称评定、评先评优、提拔使用上优先考虑。常态性开展组织关怀,通过定期培训、交心谈心、树立典型等方式,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问题,切实增强第一书记的归属感、获得感。四是搭建驻村工作载体。以驻村党支部为平台,扶贫工作为载体,广泛开展“我带群众脱贫攻坚奔小康”“手拉手、心连心”等系列主题活动,充分激发扶贫驻村干部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人居环境整治等重大斗争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实现基层党建重点工作与驻村帮扶工作的深度融合、共同提升。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