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黄南:脱贫攻坚带来五大喜人变化

来源: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0-07-14    

黄南州是四省藏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全覆盖区域,是全省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精准扶贫开展以来,黄南州牢固树立“弱鸟先飞”意识,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一高于、一接近”目标,把脱贫攻坚作为落实省委“一优两高”战略,推动追赶发展和打造山水黄南、高质量推进“三区建设”的总引擎,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强化举措,靶向施策,取得了从贫困走向小康的历史性胜利,带来五大喜人变化。

最直观的变化: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根本解决搬迁群众脱贫发展问题的重要手段,统筹谋划今天怎么搬、明天怎么办,将搬迁安置与产业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统筹推进,共建成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54个,使2.8万名贫困群众挪出了穷窝,开启了新生活,做到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脱贫同步。全州9354户农牧民享受到了危旧房改造政策扶持,安全住房得到有效保障。特别是像德吉村“旅游+易地搬迁”扶贫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

最可喜的变化:群众收入门路不断拓展。全州累计投入各类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0.71亿元,扶持3.9万贫困群众发展到户扶贫产业,在105个贫困村安排互助发展资金和建设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在156个非贫困村投入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在4个贫困县建设扶贫产业园,全面构建起户有增收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扶贫产业园“三位一体”扶贫产业格局。依托贫困地区资源禀赋,创建了泽库县牦牛、藏羊国家农业产业园,河南县、尖扎县产业融合发展产业园3个“国字号”园区,建成2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4家省级示范基地,14家省级民族手工艺品加工扶贫基地、6家文旅产业示范基地和78家扶贫车间,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社648家,开设省内外农畜产品直销店161家,全州村集体经济破零率达到100%,贫困群众增收渠道不断拓展,收入更加多元化。截止2019年底,贫困地区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底的6819元增长到9951元,年均增长9.91%。

最显著的变化:基本保障水平大幅提升。15年资助教育政策惠及所有的贫困家庭,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08%。贫困人口住院自付比例严格控制在10%以内,基本医疗和养老参保率均达到100%。全面实现261个行政村安全饮水、通电网络、道路通畅、通客车和网络宽带全覆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同步小康夯实了基础。

最深远的变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坚持党建引领,“一包二建三联四抓”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实现了129个党组织联系105个贫困村、8797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1.2万户贫困户、728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包抓帮扶全覆盖。着力实施“抓乡促村”“一核三治”党建品牌,加快构建以党的建设为引领、维护稳定为重点、服务管理为核心的“大党建”“大综治”“大宣传”格局,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干群关系深度融合,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最欣喜的变化:群众致富意识更加自觉。坚持把“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作为脱贫攻坚基础性工作,持续强化“精神脱贫”,系统开展脱贫政策、文明新风、习惯养成、自力更生、感恩奋进等专题教育活动,持续强化精神脱贫,营造了社会新风尚,贫困群众主动脱贫意愿显著增强,形成了政府主动帮扶、群众主动配合的脱贫攻坚局面,“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正能量凝聚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信心。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