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黄南要闻 / 部门动态

黄南州“文化+民族手工业+扶贫”模式助推贫困群众迈进脱贫快车道

来源:黄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9-06-19    

黄南新闻网讯 近年来,黄南州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产业扶贫作为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的“金钥匙”,立足优势资源,依托唐卡、堆绣、泥塑、石刻、五谷画制作等非遗产业优势资源,积极探索出以热贡艺术文化为代表的“文化+民族手工业+扶贫”模式,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就近就业、技艺创新、增收致富。

建立机制,为群众脱贫系好“安全带”。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及管理办法》《热贡文化特殊人才贡献评比办法》,加大对非遗传承人、工艺美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的关怀力度,鼓励和扶持了一批以唐卡、泥塑、堆绣等为主的文化产业龙头企业。青海仁俊热贡艺术有限公司、热贡画院、龙树画苑等企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主力军”。积极落实《黄南州金融支持热贡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用地保障、财税支持、资源倾斜等方面对文化公司、非遗传承人进行重点扶持,积极协调金融部门为国家级、省级传承人及普通艺人发放贷款 7000余万元,为生产性保护提供资金保障,促进传习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目前,确定文化个体、集体民营企业258家,开办热贡艺术传习中心26个,扶持建设民族手工业扶贫车间78家,文化产业龙头企业4家,吸纳5384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

统筹培训,为群众脱贫加装“推进器”。以实施“精准扶贫·文化先行”“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活动为载体,对贫困地区传统手艺传承人、学徒和从业者开展分类培训,将唐卡、堆绣、泥塑、石刻等列入精品课程。邀请国家级、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为导师和讲师,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受众2600余人。整合就业、农牧、扶贫、文化等培训项目资源,根据群众脱贫需求制定“贫困户培训清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唐卡、堆绣、泥塑、特色民族用品制作等培训班126期3200余人次。鼓励传习所、非遗传承人免费招收贫困大学毕业生、“两后生”为徒,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每年招收学徒50名、省级美术大师招收30名、热贡艺术传承人招收20名,累计为1.6万名贫困群众传授致富技艺,增强了贫困群众就地就业、自我发展创业的能力,实现了由“口袋扶贫”向“脑袋扶贫”的转变。

平台推介,为群众脱贫铺就“致富路”。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将热贡唐卡、堆绣、木雕、剪纸、银饰、服饰等研发生产与现代商业展售、电子商务平台推售相结合,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线上体验线下互动销售等方式,积极推介特色产业。目前,已累计签订订单7800余个,完成销售和订单额达1.8亿元。突出打造特色传统文化与旅游业紧密关联的新型业态,探索建立与国内外旅行社联合推介、互惠互利的营销模式,当地文化公司与省内外50余家旅行社签订合作协议,依托热贡唐卡艺术博览会、热贡唐卡绘制大赛、藏戏汇演等大型宣传活动,通过展示销售、互动体验,吸引省内外游客购买文化产品,累计实现销售额2.1亿元。创新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模式,整合财政扶贫产业发展资金,鼓励支持贫困群众以入股文化产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集体组织等形式,带动贫困户420户2100人增收630万元,成功探索出贫困群众走集约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实现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稳步脱贫。

[责任编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