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国内要闻

保护生态 润泽万物

    发布时间:2025-09-12    

黄河流至龙羊峡,因龙羊峡水电站的修建,令湍急之水渐归平静,造就了“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别有一番壮美景象。青海日报记者 才贡加 摄

依靠“麦草方格治沙法”,中卫人解决了世界性的治沙难题,让宁夏率先在全国实现沙漠化逆转。宁夏日报记者 王晓龙 摄

盐地碱蓬修复项目让近海滩涂再现“湿地红毯”,提高了生态环境稳定性、多样性,改善了水鸟栖息环境。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周广学 摄

在神木市沿黄防护林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工程第10标段现场,90万株苗木绿满山头,挡住风沙,守住水土,守黄河安澜。陕西日报记者 李旭佳 摄

生生不息,红原大草原上黑颈鹤正成长。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海洋 摄

豆雁在山西省临猗县黄河湿地飞翔。 山西日报记者 薛俊 摄

三盛公水利工程。内蒙古日报供图

甘肃省甘南州玛曲县阿万仓湿地绿草如茵,小溪从草地间延伸向远方,黄河支流似飘带般蜿蜒其间。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 供图

黄河湿地。河南日报供图

黄河发源于青海,流经九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强调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是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地带。近年来,沿黄九省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

上游的青海省,以“源头责任、干流担当”,守护 “中华水塔”,让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中游的陕西省,加强水土流失治理,使黄河泥沙含量逐渐减少。下游的山东省,注重保护黄河口湿地,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家园……黄河水质持续提升,两岸植被更加繁茂,野生动物种类日益增多。

黄河,正以其源源不断的滋养,让流域内的生灵得以繁衍生息,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