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南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联合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于2024年10月正式启动《黄南州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与研究项目》。项目覆盖州内一市三县,聚焦维管植物、鸟类、兽类(哺乳动物)、大型真菌、昆虫等关键生物类群,通过科学野外调查摸清其种类、分布及栖息地状况,旨在建立完善本底数据库,为精准保护、生态修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科学支撑。项目组建植物学、动物学、昆虫学、真菌学等多领域专业团队,分阶段有序推进调查工作。截至目前,完成植物调查200余条样线,记录维管植物700余种。其中,西南手参、山西杓兰、西藏杓兰、冷兰等珍稀兰科植物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珍稀植物名录。获取昆虫标本2000余份,鉴定种类300余种,为研究区域昆虫群落结构奠定了重要基础。采集大型真菌样本451份,并依据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完成分类整理及标本制作,有效填补了区域大型真菌本底资料空白。累计记录鸟类16目40科172种,在尖扎县先后观测到13只红喉雉鹑、67只大天鹅,在泽库县发现成功繁殖的黑颈鹤家庭,直观印证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记录哺乳动物19种(隶属3目9科),8月份在河南县境内多个点位通过红外相机捕捉到多只雪豹同框画面,为旗舰物种种群研究提供了重要科研数据。
[责任编辑:海燕]